饮食稍有少油少盐,是正确的吗
在营养门诊中,经常有人问,到底什么是清淡饮食,就是不吃肉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清淡饮食是相对于“肥甘厚味”而言,清指少油,淡指少盐,是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营养角度讲,清淡饮食是要在食物多样化的基础上,合理搭配营养。其特点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味道清淡平和,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比较适合老人、小孩及口味清淡的人群,尤其是高血脂、肥胖、胃肠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日三餐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关系着身体的健康,科学合理的饮食,才能为健康保驾护航。饭菜吃得好健康,还可以最大程度的获得食物当中的营养,为身体提供能量。
第一个案例是,作者接待过的一个男患者。患者67岁,血糖血压都很高,吃了很多药,体型比较胖。他也没有什么坏习惯,不抽烟,不喝酒,经常散步。在详细了解患者饮食情况之后,作者发现患者每天吃的面条特别多,早上喝粥为主,粗粮很少吃,水果、牛奶、鱼就更少了。
为此作者问了患者的过往,知道了患者以前常常干农活,所以就经常吃米面,特别有力气。作者耐心跟患者解释,现在你住楼房运动少了,身体这样吃,多余的能量消耗不掉,身体才会出问题。在耐心的解释以后,老先生终于了解了情况,把面条改了,把主食改成土豆和其他粗粮,同时还增加了很多绿叶蔬菜。两个月后身体又变得好了很多。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饮食误区,尤其是老一辈人。我们的父辈和爷爷奶奶一辈人都是吃过苦日子的。他们那是常常需要做体力劳动,主食都是米面,吃了有力气。体力劳动消耗大量热量,身体进出平衡,所以很少有三高。
如今他们这一辈人要么已经退休闲赋在家,要么已经坐办公室比较久,失去了大量锻炼的机会。这时候他们是还维持着高碳水的饮食,因为怕浪费钱而不吃鱼,鸡蛋等一些高蛋白营养比较好、种类比较丰富的食物,身体进出不平衡,所以常常出现三高的情况。于此同时他们身体的蛋白、微量元素和脂肪都是缺乏的,从而有各种疾病出现。
少盐:过度限制食盐的摄入是会引起低钠低氯电解质紊乱的。高盐饮食是引起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调味少盐少辣。建议成人每日摄入盐的量不超过6克。日常炒菜时可以在菜肴快出锅时再加盐,既保证味道又减少食盐用量。除盐之外味精、鸡精等增鲜产品,以及酱油、豆酱等所有咸味调味品也都含有大量钠,应少吃。适当吃辣可以增加食欲,但过辣容易刺激消化系统,让人遭受上火、口腔溃疡、便秘等问题,影响代谢。
少油:很多朋友在炒菜的时候喜欢多放点油来提升味道,但是过多的油脂对健康是不利的,会引起高血脂,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用油少量多种。清淡饮食要少油,更要保证多种。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低芥酸菜籽油、精炼橄榄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最好经常换着吃,而且每日烹调用油以25~30克为宜。
少糖:很多家庭喜欢在做菜的时候放点糖来提鲜。但是这样的吃法会增加你患上肥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高血压的疾病,严重威胁到身体健康,所以一日三餐尽量减少糖的摄入量。控制糖的摄入。从广义上讲清淡饮食还包括少吃高糖食品。建议添加糖的每日摄入量控制在50克以下,最好不超过25克。添加糖包括白砂糖、冰糖、红糖等,以及甜点、含糖饮料中的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它们会刺激胰岛素水平上升,加快脂肪合成,危害健康。
烹调常用蒸煮。多采用快炒、清炖、清蒸、白灼等方式,最大限度保留食物的原味和营养。还要学会多种食材搭配,例如肉类最好和低脂、高纤维的菌藻类食材共同烹调,可减少脂肪和胆固醇在体内的吸收。
吃肉“白”“瘦”为主。肥肉脂肪含量较高,容易影响心脑血管健康,应以瘦肉为主,少选五花肉。与畜肉相比鱼、禽类等白肉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特别是鱼类,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有重要作用,因此有这类疾病的人吃肉应首选鱼肉和禽肉。需要提醒的是,吃鸡、鸭肉时要去皮,否则会增加脂肪摄入。
有个58岁,男性的患者身高178,体重58kg,平时运动量很大,每天至少运动两个小时,他的吃饭也特别讲究,少油少盐,人也不胖,但是体检中却发现自己得了肺癌。患者是怎么也想不明白。作者给他测算了,按照他的体重和身高,每天需要摄入的优质蛋白应该是47克,但他的只有16克,因为蛋奶雨水摄入量太低了。为此作者详细跟他解释,你运动消耗量很大,肌肉恢复话需要磷脂,蛋白质,胆固醇以及铁钙等营养素比正常人多,虽然你的生活习惯比较好,但摄入的营养素不够,所以免疫力下降,得癌症和你吃得不对有关系。他明白了以后,就按照作者给他的优质蛋白配方去饮食,每天至少四百毫升牛奶,三个鸡蛋,还有肉类,最后患者接下来三年里面体质增强了很多,癌症也没有复发。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运动爱好者、特殊时期人群中,比如小孩子,老年人,怀孕的妇女,青春期孩子。他们身体的特殊情况需要特定的饮食搭配,比如小孩需要补充特定的蛋白和微量元素,老人需要多餐易消化的食物等。实际上这些人往往是跟家人一起吃饭。父母的饮食可能本身不是很均衡,反而更加不适合特殊人群。负责做饭的人本身也没有这种营养学的知识,长期以往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孩子记忆力下降、老人体力变差。
健康饮食:少油、少盐、少糖等以外,还有这两个原则
七八分饱:民间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人一辈子平均吃9顿食物,先吃完的先走”。虽然带有点戏谑的意思,但是也告诉我们一日三餐不可暴饮暴食,每顿饭尽量吃七八分饱,这样既能保证人体对能量的需求,又不会给肠胃造成负担。
营养均衡:人体所需要的三大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如果单靠一种或简单几种食物的话,根本无法满足身体需要,应该按照合理的比例广泛摄入各种营养物质。建议一日三餐要摄入一定量的谷物,豆类,蔬菜水果,鱼虾禽肉蛋,奶制品等,种类多样化,营养才能均衡。
一日三餐搭配合理,身体才能更健康,除了少油少盐,少糖以外,还应遵循吃饭七分饱,营养均衡这两个原则。另外早餐要吃得好,中午要吃得饱,晚饭尽量少吃。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人恰恰是相反的做法,早餐胡乱吃一点,午餐简单的吃点工作餐和外卖。晚餐吃的确实非常丰富,这样的饮食习惯对于我们身体健康来说是不利的。
尤其是进入夏季,天气炎热,烧烤摊又开始忙碌起来,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喜欢吃点烧烤,喝点啤酒。晚餐的时间距离我们睡觉的时间比较紧,此时吃此时吃些烧烤肉制品容易给我们的肠胃造成负担,还欠烧烤当中还含有一定的致癌物,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想要身体健康,在生活当中就要吃的对,吃的健康,避免垃圾食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饭菜最好在家里自己做,快餐外卖之类的食品最好少吃,它当中的含盐量不仅高,油脂含量也是比较高的,再加上卫生上也无法保障。
你好我是老生喊你吃饭,看到你的问题,觉得还是进来参与下,做饭少油少盐,本身没错,但是需要根据不同人群,从健康角度来讲,家庭做饭基本可以清淡些,少油少盐。
现在很多人都是三高,有你太重,口味太重,很多人得了肥胖病,不注意饮食。
所以我建议大家吃饭做菜少油少盐,偶尔换下胃口调剂下。切记多吃蔬菜
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的概念,并指出,只要做到四点,便可解决70%的健康行为问题,使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
这四点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我们的膳食应当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同时膳食应力求清淡,少油、少盐、少糖,并食用合格碘盐。
油、盐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膳食问题。油摄入过多会增加患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盐摄入过多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糖摄入过多会增加超重、肥胖的风险。
应养成清淡饮食的膳食习惯,膳食中要少油、少盐、少糖。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25~30克,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包括酱油、酱、酱菜等调味品和食物中的含盐量),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
坚持食用碘盐能有效预防碘缺乏病,人体碘摄入量不足可引起碘缺乏病。成人缺碘可导致缺碘性甲状腺肿;儿童缺碘可影响智力发育,严重缺碘会造成生长发育不良、身材矮小、痴呆等;孕妇缺碘会影响胎儿大脑发育,还会引起早产、流产、胎儿畸形。
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要少油少盐
今年春节回农村过年住了两个月零两天,疫情严重的湖北封路无法回到黄石。
这两个月由于农村有吃腌鱼,腊肉,腊鸡,咸菜习惯,加上吃饭人口多只有这样吃了。可能又熬夜战长城,自己毕竟是67岁老人了,肾病综合征引燃上身。
5.7日通过化验,CT和核酸检验住过度病房,找关系在肾内科住院了。
进院时蛋白尿4+阳性,24小时蛋白尿5384,合格为0~140,超标40多倍,全身水肿。通过近十多天治疗出院时,24小时蛋白尿仍然有2900左右,医生给我开了一袋子药7种按时服用。6.2日复查蛋白尿仍然有2+,24小时蛋白尿降至1139。过了10天6.13日复查蛋白尿全部转阴,24小时蛋白尿降至180,离140合格仅一步之遥。
出院后这些天遵照医嘱,低盐,低钠,低脂,一个习惯吃重口味的人嘴里淡不是味,无奈病重在身只有忍。
这个病四至六周有治疗效果,我只用了四周,事实证明除了按时用药,清淡饮食对我们这类年龄老人是起关键作用。
人老了身体不如年轻人,只有清淡饮食才能挽救生命。
清淡饮食不仅仅是少油少盐,也不是不吃肉,只吃蔬菜,清淡饮食也不是就要放弃所有的动物性食品,放弃油脂,放弃油盐,每天只吃蔬菜水果。清淡饮食应该是食物多样化,主食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经常吃奶类、豆类和适量的鱼、禽、蛋、瘦肉。这才是最基本的健康饮食观念。
我经常这样其实这样挺健康的。
个人觉得是对的,太油的东西吃下去,肠道不容易消化,容易长脂肪,消化不好的人还容易结食,少盐那是必须的,吃的太咸了,以后容易生病
清淡饮食有利健康,暴饮暴食,灰色两双
这样的饮食比较健康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