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员相当于古代什么级别
一级:常委主席副主席总理,相当古代一品二级:政治局成员书记处成员副委员长副总理国务委员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相当古代从一品三级:部长部党组书记省委书记省长省人大主任省政协主席,相当古代二品四级:副部级副省级,相当古代从二品五级:司长,相当古代三品,厅长,相当古代四品,地级市长巡视员,相当古代五~六品六级:副厅级副市级、助理巡视员,同上,但属于从品级七级:处长市局长县长调研员,相当古代七品八级:副处级副县级助理调研员,相当古代从七品九级:科长市处长县局长乡镇长主任科员,相当古代八品十级:副科长股长乡镇助理副主任科员,相当古代从八品十一级:科员县以下公务员,相当古代九品十二级:办事员,相当古代从九品
1、 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 刺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 京兆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4、 太尉。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长。
5、 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 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 史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人事部长。
8、 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 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 尚书令。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相当行政院长。1
1、 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臣。相当于元帅军_。1
2、 行军总管。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相当于前沿总指挥。1
3、 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1
4、 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1
5、 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1
6、 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1
7、 通判。府之副职。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1
8、 兵马指挥。明清兵马司主官。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1
9、 推官。掌刑名,赞计典。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20、都事。掌出纳文移。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2
1、 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2
2、 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2
3、 行人。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2
4、 典宝。协司宝掌玉玺。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2
5、 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2
6、 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2
7、 检校。代理官职。秘书级。2
8、 教授。府掌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长。2
9、 教谕。县掌教学。县教育局长。30、训导。掌协助同级学官教育所属生员。相当于教育厅局副职。3
1、 税课大使。掌县税务事务。相当于税务局长。3
2、 吏目。州之属官,掌刑狱及官属事务。市政府副处级干部。3
3、 总镇。镇守地方的高级武官。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员。3
4、 参将。镇守地方的统兵官,分守各路。大军区所属各军军长。3
5、 游击。位参将之下,掌率兵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3
6、 都司。位游击之下,掌防汛军政。负责防汛工作的团职干部。3
7、 州同。州之佐官。相当于副市长。3
8、 巡检。掌地方治安之官。县公安局副局长,分管治安工作。3
9、 侍郎。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中央警卫局官员(有朋友提出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40、典籍官。掌官府书录图籍事务。图书馆馆长。巡抚是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即现在的省长而总督职位比巡抚,辖制巡抚,掌有兵权。如陕西巡抚,甘肃巡抚上头有一个陕甘总督,总管两省政务,军务。现代的市古代称作府如南京明朝时叫应天府,清朝时叫江宁府,最高长官称作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1.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另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2.地方官职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另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古代官职明朝(中央)
1、 三公、三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令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2、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刑部:管理天下刑名。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
3、 督察院: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4、 六科: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的官员。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予执行。
5、 五寺: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太常寺:主管祭祀光禄寺:主管宴享太仆寺:管马鸿胪寺:管招待外宾
6、 詹士府: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
7、 太医院: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8、 翰林院: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干部学院等的综合,翰林院的首长称为翰林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两人,侍讲学士两人(从五品),侍读、侍讲各两人(正六品),修撰(从六品)考中状元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编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地方)县:助手有县丞、主簿。县丞协助知县管理县政,主簿管全县粮税、户籍。水浒中宋江上山前好像就是县丞一职。州,最早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成了13个监察区,称为州,州的长官叫刺史,负责监察郡,县的官吏。东汉后,刺史又称州牧。隋取消郡的建制,只存州、县。宋朝州的行政长官才称知州。明清两代的州有两级别:直隶州和散州。直隶州属省,级别与府相同;散州隶属府,同县级。知州属官有同知(智能ABC中叫同志)、通判,分别掌财政、刑法、治安等。清朝时,直隶州(76个)散州(48个)府(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府的长官称府尹,宋朝的府属“路”(介于中央和州之间)明清两代除首都、陪都所在地府长官仍称尹外,一般都称知府。没办法谁叫人家是京官呢。明代府按纳税粮分三等:纳粮20万以上为上府,20万以下十万以上为中府,十万以下为下府,无粮的叫地府,全国150多个府。宋朝收回节度使兵权,节度使后来只是荣誉称号,只发奖状不给实权。元代废除。清代官衔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种,武官分将军、都尉、骑尉、校尉四种。文官大夫为五品以上官员,郎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员,佐郎为从八品以下官员。正从一品光禄大夫荣禄大夫二品资政大夫通奉大夫三品通议大夫中议大夫四品中宪大夫朝议大夫五品奉正大夫奉直大夫六品承德郎儒林郎七品文林郎征仕郎八品修职郎修职佐郎九品登佐郎登佐郎从六品和正七品中如系吏员出身可为宣德郎,地位与正六品等,正从九品同称登佐郎。武官中将军为从二品以上官员,都尉为正三品至从四品官,骑尉为正五品到七品官,校尉为正八品以下官员。正从一品建威将军振威将军二品武显将军武功将军三品武义都尉武寅都尉四品昭武都尉宣武都尉五品武德骑尉武德佐骑尉六品武略骑尉武略佐骑尉七品武络骑尉武络佐骑尉八品奋武校尉奋武佐校尉&nb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