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为什么孩子在学校和家里判若两人了
常有父母抱怨,孩子在学校和在家时判若两人:在学校里,自己吃饭、穿衣,按时睡觉,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可一回家就完全变了个样儿,任性耍赖,胡搅蛮缠。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两种情况呢?
其实问题出现在家长自己身上。学校开放日看到自家孩子是这样的。
在家的时候是这样的。
孩子为什么会变成“两面派”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学校有一套系统、固定的规章制度,而且这些规章制度都带有强制性,任何人都不允许例外,幼儿在长期遵守的过程中,心理上形成了定势,从而转化成一种习惯行为。
而在家就不同了,没有各种规定的约束,加上孩子一哭闹,家长就容易妥协,孩子完全不需要自我控制,所以就变得不听话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庭应该制定一些简单、必要的规定,让幼儿从小在有规律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学会自我控制。
家规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生活规律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把孩子一天的生活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起床、睡觉、吃饭、学习、户外活动都应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
作息时间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执行,长期坚持,不要因为家里来了客人或大人有活动就随意扰乱孩子的生活规律。
当然特殊情况下,比如节日、生日时,可以允许孩子自由一些,但事先必须申明原因和具体要求,让孩子明白这是特殊缘故,不至于在平日也提出要求而破坏常规。
2、制定行为准则家长可将良好的行为举止制定成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让孩子通过反复执行内化成一种自但是然的习惯性行为。
例如:吃饭之前要洗手;吃饭时要坐在固定的位置,不许乱跑或边吃边玩;孩子长到可以上桌了,应要求他等大人到齐后一起开饭;
喜欢的菜不能拉到自己面前;每次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吃完后把碗筷、椅子放好。
玩具、看过的书要及时整理归位;未经允许不能乱动大人的东西;家里的电源插座、危险物品要教孩子识别,禁止接触。
家中来客要懂礼貌,大人说话不插嘴,客人面前不哭闹,乐意把玩具、食品拿出来与小客人一同分享;
随父母外出做客要主动叫人、问好,不大声喧哗,接受礼物、食品要道谢,不得到主人许可不乱动人家的东西,绝对禁止随便开人家的抽屉。
尊重长辈与长辈见面要主动打招呼。做游戏、下棋要遵守既定的规则,不能因为怕输而耍赖。
3、提出劳动要求劳动不仅能使孩子增长知识、锻炼意志、增强责任心,而且可以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尊重他人劳动等良好品质。
孩子劳动应从自我服务开始,从小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般来说3岁学会用匙吃饭、穿脱袜子、收拾玩具;
4岁学会刷牙洗脸、穿脱衣裤、系鞋带;5岁学会用筷子吃饭、整理自己的抽屉。
另外可视孩子的年龄大小规定他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例如:2岁的幼儿可以帮大人拿递小物品;
3、4岁的孩子可以分筷子、端饭;5、6岁的孩子可以折衣服、叠被子、买小商品等。
孩子乐意做事,而且非常负责,但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常常会好心办坏事,
因此培养幼儿劳动不有操之过急,要有耐心,多指导,多鼓励,千万别说“帮倒忙”、“越帮越忙”之类的话打击的孩子的自信心。
立家规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力所能及;②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子太多,孩子记不住;③标准一致,不可朝令夕改,让孩子无所适从;④坚持不懈,使孩子习惯成自然;⑤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你可能还想看更多...什么样的父母,养出来的女儿会是“渣男绝缘体”?你家孩子到饭点就「爱吃不吃」吗?那些爱吃饭的孩子,早早都做到了「这1点」!「儿子,我为什么逼你做家务?」婆婆妈妈〝三观正〞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