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中的自我概念是什么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向了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由于人具有生物和社会的双重属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既受生物因素的影响,也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提供护理时,不但要注意病人生理方面的护理,也要注意心理社会方面的护理。自我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护理界人士的关注,它在维持个体生理及心理社会良好状态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已为广大护理工作者所认识,但由于自我概念高度抽象和难于定义,以自我概念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实践还尚未真正开始。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对人提供完整的护理,了解自我概念将是大有裨益的。自我概念也是多维的,是按一定层次组织起来的结构系统。在护理领域护理学家Roy(1991年)首次对自我概念进行了确切的定义,即自我概念为个体在一特定时间内对自己所拥有感受与信念,而这些感受与信念是个体内在的知觉加上别人对他的反应而形成,它可引导个体的行为。包括两个部分:身体自我与个人自我。身体自我包括体感(个体对自己身体的感觉)和体象(个体看到自己的身体外表是什么样子);个人自我则包括自我一致性(个人实际的行为表现、对某种情境的反应与其人格特质)、自我理想(与个体期望自己要如何及做什么有关)和道德-伦理-精神自我(是一个人的信仰系统、道德观念与自己的评价)。Stein认为:Roy自我概念的两个组成部分反映了个体认知结构和行为过程的综合,从而使得护理人员从护理角度对自我概念进行评估进而了解护理对象的认知水平,帮助护理对象形成健康行为成为了现实。
希望能够帮到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