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元曲是由什么组成的

元曲是由什么组成的

发表时间:2024-07-21 09:07:37 来源:网友投稿

元曲由散曲和杂剧组成。元曲的曲文形式与词相近,用长短句,但格律较自由,多用口语,便于直率地表达感情,“元曲”得与唐待、宋词并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什么是散曲散曲,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散曲之名最早见之于文献,是明初朱有炖的《诚斋乐府》,不过该书所说的散曲专指小令,尚不包括套数。明代中叶以后,散曲的范围逐渐扩大,把套数也包括了进来。至20世纪初,吴梅、任讷等曲学家的一系列论着问世以后,散曲作为包容小令和套数的完整的文体概念,最终被确定了下来。散曲作为继诗、词之后出现的新诗体,在它身上显然流动着诗、词等韵文文体的血脉,继承了它们的优秀传统。

什么是杂剧杂剧,一般指元杂剧。它是一种用北曲演唱的,把唱、念、科、舞有机结合起来表现完整故事的综合性的戏曲形式,它是融合了前代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元杂剧代表着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梧桐雨》等。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