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渔业有哪些发展
日本渔业发展及其政策取向
一、日本“21世纪新农政(包括渔业)战略”2006年初中川昭一(以下简称“中川”)就任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后,在小泉政府策划的“全球化(Global)战略”指导下,制定并启动了“21世纪新农政战略”,该战略的口号是“中川倡导(Initiative):做,就做最好!”。其主旨是制定和实施顺应国际化经济发展和国内人口减少并老龄化加重的政策和措施;中心思想是制定国际化战略、强化国内农业(包括渔业)体制、提高食品质量。关于该战略中的渔业发展战略问题,日前,中川接受了《日刊水产经济新闻》报社社长的采访。对此作了权威性的阐释:
1.关于渔业结构改革等渔业政策的取向今后渔业政策的取向主要是:以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为前提,进行渔业结构改革;培养渔业中坚人才,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渔业经营体;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努力,促进流通和销售合理化发展;充分利用WTO(国际贸易组织)和FTA(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平台,促进水产品贸易发展。1998年,日本食用水产品的自给率为56%,2004年已经降低到50%。过去日本的海洋捕捞量曾居世界第一,近年来由于受《国际海洋法公约》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管理制度和海洋资源恶化等的影响,海洋捕捞量不断下降,2004年下降到446万t,比1994年降低了32.3%。但是,中川认为日本具有世界一流的水产高新技术,拥有位居世界第六大的专属经济区水域,依靠广袤的海域和精湛的技术,日本渔业的发展大有潜力。中川同时强调,日本的自有食物除了大米、白薯外,就是水产品,确保渔业的健康发展对日本国民的生计至关重要。但是,海洋渔业资源是一个天然生物链,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过去在北海道一带鲱鱼连年丰收,多至“猫不理”;但目前鲱鱼、沙丁鱼等已经成为稀有的高贵水产品。所以保护海洋环境、加强资源管理、确保渔业健康发展是首要课题。
2.关于当前的工作重点为了解决当前燃油价格高涨和大型海蜇灾害等问题,日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当前的工作重点应该根据国际国内渔业形势,集中精力修订为实现“基本计划”目标制定的有关措施,充分挖掘渔业生产潜力和发挥水产高科技方面的优势,努力提高国内水产品自给率,同时扩大出口,促进水产品贸易健康发展;要重视培养一批能够致力于渔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渔业经营体。
3.关于创优质品牌今年4月1日起,农林水产省启动了“区域产品商标登记制度”。目前,大分县的“竹荚鱼”、“鲐鱼”,北海道和鹉川的“多春鱼”等已经申请商标登记。各地的生产者、团体和加工企业应该努力开发优质名牌产品。渔业管理方面也应该和超市、便利店等联合开发高附加值的、受消费者欢迎的魅力品牌。
4.关于WTO·FTA谈判和水产品出口贸易关于WTO·FTA谈判,要采取“能维护的要维护,该让步的要让步,能争取的要争取”的策略,战略性地应对国际形势;应该有紧迫感,尽快对渔业结构进行调整改革,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渔业经营体。关于水产品出口贸易,农林水产省制定并启动了以促进水产品出口为主的“农林水产品5年出口额倍增行动计划”,具体制定了以促进扇贝、鲑鱼和鳕鱼等水产品出口带动整个农林水产品出口的战略计划。
二、现行“基本计划”实施状况
2001年6月,日本政府为明确水产施政的理念和方向,颁布实施了被称为是日本水产大法的《水产基本法》,该法明确了要制定“基本计划”。据此,2002年3月“基本计划”出台实施,该计划设立了2002年至2012年10年渔业发展目标和水产施政的基本方针。现行“基本计划”设定了10年期间渔业的发展目标,其中,食用水产品自给率2012年应提高到65%~66%;但2000年以来的自给率一直呈下降趋势,2003年为57%,2004年为55%,2012年的预期生产量自给率为51%;2012年鱼贝类生产量的目标值为682万t,但是多年来鱼贝类的生产量一直呈下降趋势,2004年为578万t,比2003年减少5.1%,推算2012年预期产量只有568万t;食用鱼贝类生产量的目标值为526万t,近年来生产量下降趋势虽有缓和,但是推算的预期产量只有434万t;海藻类生产量的目标值为67万t,近年来其生产量受大宗产品紫菜生产量变化影响波动较大,总体呈下降趋势,推算的预期产量为65万t,与目标值比较接近;远洋渔业生产量的目标值为79万t,但是推算的预期产量仅为71万t,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受200海里专属经济水域管理制度和公海渔业规定强化的影响,海外渔场不断减少,生产量也一直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远洋底拖网渔业和鱿钓渔业生产量下降幅度较大;近海渔业生产量的目标值为324万t,但是由于远东拟沙丁和日本鲐等资源恶化,大中型围网渔业的生产量大幅减少,预期生产量仅为273万t;沿岸渔业(不包括海藻类)生产量的目标值为170万t,但是近两年由于底鱼资源状况恶化,鲑鱼定置网渔业的生产量虽然略有增加,但生产量仍呈下降趋势,预期产量约为141万t;海面养殖业(不包括海藻类)生产量的目标值为78万t,近年来鱼类养殖业生产量相对稳定,贝类养殖业生产量有所增加,总体呈增加趋势,但是预期产量也仅为70万t,和目标值仍有差距;内陆水域捕捞和养殖业生产量的目标值为13万t,但是近年来鲤鱼、香鱼养殖生产量大幅减少,生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推算的预期产量为12万t。现行“基本计划”设定的2012年鱼贝类消费量为1037万t,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看,2003年虽略有增加,但总体趋势减少,推算的预期消费量为1082万t;食用鱼贝类的消费量比较稳定,2012年目标值为806万t,推算预期消费量为848万t;海藻类消费量目标值为96万t,推算的预期消费量为102万t。现行“基本计划”对2012年沿岸渔业经营体数的展望值为7万家,趋势值为6.5万家,老龄化程度加深和渔业从业人员减少形势依然严峻;其中以沿岸渔业为主业经营体的展望值为3.5万家,而趋势值为3万家;沿岸渔业从业人数的展望值为11.5万人,而趋势值为10.7万人;其中沿岸渔业从业人员中不满65岁者的展望值8.5万人,而趋势值为7.7万人。另外近海和远洋渔业的经营体数的趋势和从业人数的趋势2012年分别为5300~5400家和1.9万~2.0万人。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