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谭献原文_翻译及赏析

谭献原文_翻译及赏析

发表时间:2024-07-21 23:20:11 来源:网友投稿

谭献(1832~1901),近代词人、学者。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谭献的词内容多抒写士大夫文人的情趣。由于强调寄托风格过于含蓄隐曲。但文词隽秀琅琅可诵,尤以小令为长。著有《复堂类集》,包括文、诗、词、日记等。另有《复堂诗续》、《复堂文续》、《复堂日记补录》。词集《复堂词》,录词104阕。谭献作品一览谭献的词,内容多抒写士大夫文人的情趣。由于强调寄托风格过于含蓄隐曲。但文词隽秀琅琅可诵,尤以小令为长。如〔青门引〕人去阑干静、〔蝶恋花〕庭院深深人悄悄以及〔临江仙〕《和子珍》、〔一萼红〕《吴山》等阕,有比较鲜明的形象,凄惋沉郁,是谭词中的佳作。著有《复堂类集》,包括文、诗、词、日记等。另有《复堂诗续》、《复堂文续》、《复堂日记补录》。词集《复堂词》,录词104阕。今人陈乃干编《清名家词》,全部辑录。他的词论散见于文集、日记、《箧中词》及所评周济《词辨》中,由门人徐珂辑为《复堂词话》,有《词话丛编》本及人民文学出版社本。藏书故实生平好聚书、刻书,藏书数万卷,有12000余册,重复者接近2000册。名家之本如《管子》、《淮南子》、《盐铁论》、《说苑》等。藏书处曰“复堂”、“谪麟堂”等,尤以藏前人词曲为富,亦精于鉴别校勘。藏书印有“复堂藏书”、“谪麟堂”、“珍藏五典三坟”、“莫为功名始读书”等。文学成就谭献治学勤苦,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学者。“读书日有程课凡所论著隐括于所为日记”(《清史稿·谭廷献传》)。二十五、六岁后潜心经学倾向今文学派,重微言大义。他的骈文规仿六朝,高出时人,诗亦“优柔善入,恻然动人”(吴怀珍《复堂诗叙》)。但以词与词论的成就最突出。

谭献的论词主张,本于常州词派张惠言、周济,较周济有寄托入,无寄托出之论,更趋具体。他称赞常州派兴,而比兴渐盛(《复堂日记》),极力推尊词体。他认为词“上之言志永言次之志洁行芳,而后洋洋乎会于风雅”(《复堂词录序》),不应当视为“小道”;强调词要有“寄托”自谓早年读词,即“喜寻其旨于人事,论作者之世,思作者之人”,提出“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同前)。他选清人词为《箧中词》今集6卷,续集4卷,“以比兴为本,庶几大廓门庭,高其墙宇”(《复堂日记》),并详著其流别;又曾评点周济《词辨》,皆意在阐发自己的论词主张,影响甚大。叶恭绰说他“开近三十年之风尚”(《广箧中词》)。

生平谭献(1832~1901),近代词人、学者。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少孤。同治六年(1867)举人。屡赴进士试不第。曾入福建学使徐树藩幕。后署秀水县教谕。又历任安徽歙县、全椒、合肥、宿松等县知县。后去官归隐锐意著述。晚年受张之洞邀请,主讲经心书院,年余辞归。骈文师法六朝,尤工词,家藏前人词曲甚富。谭献的诗文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清代·谭献《蝶恋花·庭院深深人悄悄》蝶恋花·庭院深深人悄悄

清代:谭献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婉约春闺,怀远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清代·谭献《临江仙·和子珍》临江仙·和子珍

清代:谭献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婉约伤春,怨别绿酒红灯漏点迟,黄昏风起下帘时。文鸳莲叶成漂泊,么风桐花有别离。云澹澹雨霏霏,画屏闲煞素罗衣。腰支眉黛无人管,百种怜侬去后知。——清代·谭献《鹧鸪天·绿酒红灯漏》鹧鸪天·绿酒红灯漏

清代谭献

查看更多谭献的诗文>>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