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至言不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至言不繁成语简解编号:4674成语:至言不繁注音:ㄓˋ |ㄢˊ ㄅㄨˋ ㄈㄢˊ汉语拼音:zhìyánbùfán参考词语:要言不烦释义:义参「要言不烦」。见「要言不烦」条。Emoji符号:至️(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至言不繁”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要言不烦」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根据《辂别传》所载,有一次何晏邀请管辂前来一起讨论《易经》爻辞,结果管辂说得头头是道。于是何晏说:「在谈论自然现象方面,你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这时坐在一旁的邓飏(字玄茂,三国魏南阳人,为司马懿所杀。)就说:「管辂,别人都说你精通《易经》,为什么平常讲话却佷少谈到《易经》的道理呢?」管辂随声应答说:「精通《易经》的人是不谈论《易经》的。」何晏带着笑容称赞他说话精要不罗嗦。后来「要言不烦」演变为成语,就用来形容说话精要,不罗嗦。典源:此处所列为「要言不烦」之典源,提供参考。《辂别传》(据《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管辂》裴松之注引)辂为何晏所请,果共论易九事,九事皆明。晏曰:「君论阴阳,此世无双。」时邓飏与晏共坐,飏言:「君见谓善《易》,而语初不及《易》中辞义,何故也?」辂1>寻声答之曰:「夫善《易》2>者不论《易》也。」晏3>含笑而赞之「可谓要言不烦4>也」。因请辂为卦。〔注解〕(1)辂:即管辂(西元209∼256),字公明,三国魏平原人。幼喜仰视星辰,及长精风角、占相之道。尝与何晏、钟毓论《易》。辂,音ㄌㄨˋ。(2)《易》:即《易经》,由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经的内容最早只是记载大自然、天文和气象等的变化,古代帝王作为施政之用,百姓用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传始为哲理的书,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亦称为《羲经》、《周易》。(3)晏:即何晏(?∼西元249),字平叔,三国魏宛人。好老庄之言与夏侯玄、王弼等竞尚清谈,士大夫效之,遂成一时风气,后为司马懿所杀。(4)烦:同「繁」,繁杂、众多。书证:01.宋.苏轼〈与孙运句书〉:「近见江南老人,年七十二,状貌气力如四五十人,问其所得,初无异术,但云平生习不饮汤水耳。常人日饮数升,吾日减一合,今但沾唇而已。脾胃恶湿饮少胃强气盛液行,自然不湿,虽冒暑远行亦不念水。此可谓至言不繁。」成语接龙“繁”字开头的成语
繁文缛节繁文缛礼繁文末节“至”字结尾的成语
无微不至无胫而至心灵福至义尽仁至否极泰至“至”字开头的成语
至公无私至言不繁“繁”字结尾的成语
至言不繁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至言不繁”分成的单字详解:
至,言,不,繁。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