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方法: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分配收入。
1、鼓励勤劳创新致富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也是奋斗出来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崇高、劳动光荣、人人平等的理念。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2、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
3、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同时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
尽力而为就要求我们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加强对群众诉求的分析预判,强化为民服务工作的前置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了解、解决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努力解决群众最期盼、最关心的问题,多做暖人心、得人心的实事,让民生工作更通民意、更接地气。
4、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促进机会均等,重点是保障人民群众得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
5、合理分配收入
既要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又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按照国际惯例,个人捐赈和企业捐赈占GDP的比重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