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的诗句成语(关于三国演义的诗句)
1.关于三国演义的诗句1、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出自明施耐庵《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三回》
解释:世间万事不是人能做主改变的,拼尽全力也争不过命运。
2、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出自明施耐庵《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解释:大丈夫活在世间,就应该要有所追求的目标,努力干一番事业。如果要是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等到一事无成时再后悔也已经晚了。
3、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出自明施耐庵《三国演义·第四回》
解释:宁可让我辜负欺负背叛天下人,也绝不让天下人辜负欺负背叛我!
4、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出自明施耐庵《三国演义·第三回》
解释:好的鸟儿会选择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落脚,有才干的人会选择明智的上司去做事。
5、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出自明施耐庵《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解释:鲜血染红了战袍,在当阳谁敢与其争锋!自古以来单枪匹马冲出敌军救处在危险的少主,只有常山的赵子龙才能做到。
6、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出自明施耐庵《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解释:所谓大丈夫就要立功名,只有立下功名才能慰藉平生,因为我求得的功名所带来的心理安慰足以使我陶醉,所以醉意朦胧中我发出这样的狂放之言。
7、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出自明施耐庵《三国演义·第一回》
解释:倒上一壶浊酒为了这相遇的缘分庆贺共饮,畅谈那自古以来的许多著名事迹!禁不住的感叹:再伟大的事迹,随着时间的远去,也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2.三国演义三国演义里的成语大全望梅止渴桃园结义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臂之力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刮目相待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名不虚传同符合契吴下阿蒙敝帚千金廊庙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睐月明星稀土崩鱼烂如入无人之境如鱼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对酒当歌屈指可数周郎顾曲呼风唤雨品头论足回肠荡气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雄羽扇纶巾隔岸观火上房抽梯七擒七纵恩威并重乐不思蜀得陇望蜀三让徐州三顾茅庐
三足鼎立三国归晋三气周瑜过关斩将望梅止渴桃园结义
锦囊妙计舌战群儒孔融让梨木牛流马割须弃袍火烧连营
草船借箭器宇轩昂辕门射戟单刀赴会暗渡陈仓志大才疏
3.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1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一说为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2乐不思蜀
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谷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谷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谷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4.三国演义四字词语500个东汉末年,民生凋敝。
兵荒马乱群雄竞起。枭雄曹操首屈一指。
龙骧虎步踌躇满志。唯才是举远见卓识。
济济多士如虎添翼。发号施令假传圣旨。
身经百战出生入死。青梅煮酒旁敲侧击。
梦中杀人狐性多疑。望梅止渴略施小计。
割发代首工于心计。对酒当歌横槊赋诗。
才兼文武独步一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诸葛孔明惊才风逸。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用行舍藏韬晦待时。三顾茅庐精诚所至。
知遇之恩投桃报李。隆中对策审时度势。
指点江山面授机宜。初出茅庐锦囊妙计。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舌战群儒力排众议。
草船借箭妙算神机。巧借东风火烧赤壁。
空城妙计化险为夷。七擒七纵有胆有识。
六出祁山矢志不移。文韬武略经天纬地。
苦心经营不遗余力。事必躬亲日理万机。
出师未捷积劳成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继无人此恨何及。武圣关羽义薄云天。
赤胆忠心天人共鉴。桃园结义相见恨晚。
同生共死披肝沥胆。身在曹营忠心在汉。
过关斩将一往无前。华容让道网开一面。
知恩图报仰不愧天。刮骨疗毒处之泰然。
夜读春秋手不释卷。单刀赴会视若等闲。
水淹七军智勇双全。位高权重志得意满。
顾盼自雄自负不凡。痛失荆州令人扼腕。
败走麦城虎落平川。三强会战临军对阵。
决一雌雄赤壁鏖兵。旌旗蔽日樯橹连云。
刀枪林立剑戟森森。风猛火烈流急水深。
人喊马嘶鼓角齐鸣。短兵相接弓折刀尽。
血海尸山触目惊心。曹军败北豕突狼奔。
灰飞烟灭片甲不存。周郎赤壁羽扇纶巾。
以寡敌众大获全胜。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天下大势鼎足三分。
5.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虚虚实实、初出茅庐、舌战群儒、锦囊妙计、骄兵之计等。
1、虚虚实实
【解释】:假假真真,以假乱真。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实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操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
【译文】:难道没有听说兵法‘虚真假实’的研究?曹操虽然能用兵,这可以瞒过他了。
2、初出茅庐
【解释】: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译文】:只需惊破曹操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3、舌战群儒
【解释】: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译文】:诸葛亮驳倒很多读书人。
4、锦囊妙计
【解释】: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译文】:你保主公入吴,当领这三个锦囊。口袋里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5、骄兵之计
【解释】:故意向敌军示弱,以助长其骄傲情绪,使其轻敌大意的计策。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孟达暗暗发书,申报玄德,说‘黄忠连输数阵,现今退在关上。’玄德慌问孔明。孔明曰:‘此乃老将骄兵之计也。’”
【译文】:孟达暗暗发书,申报刘备,说黄忠连输几阵,现在退在关上。玄德慌忙问孔明。孔明说:这是老将骄兵的办法。
6.有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7.有关《三国演义》的成语和歇后语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张飞卖肉--光说不割•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关公开凤眼--要杀人•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关羽卖肉--没人敢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貂蝉唱歌--有声有色•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蒋干盗书--上了大当•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吕布见貂蝉--迷上了•关公喝酒--不怕脸红•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关帝庙夫人--慌了神•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董卓进京--不怀好意•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周喻打黄盖--装样子•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8.关于三国演义的名言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如: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2、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3、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4、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5、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6、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7、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8、才高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9、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10、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2、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13、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14、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15、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16、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17、出言不逊(张合):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1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1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2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21、言过其实(马谡):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
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22、宝刀未老:(黄忠)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23、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24、不知所云:不知道说得是些么。
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25、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比喻一切都已俱备,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26、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27、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28、欲擒故纵: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29、刮目相待:(吕蒙)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30、妄自菲薄:(出师表)自己看不起自己。
31、手不释卷:(吕蒙)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32、坚壁清野:(荀彧)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三)出自《三国演义》中的俗语、歇后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司马懿称诸葛亮为——天下奇才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周瑜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张飞穿针——粗中有细4、与《三国演义》有关的诗词:(1)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5)刘禹锡《蜀先主庙》:“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6)李商隐的《东阿王》:“国事分明属灌均,西陵魂断夜来人。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
(7)杜宣的《江陵怀古之二》:“春风吹遍古荆州,西蜀雄关壮两眸。三国英雄茅屋里,纶巾羽扇说千秋。”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