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西方文论小论文一篇!
西方文论
西方文论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以研究西方文学的本质、特征、功用以及创作、欣赏、发展的规律为己任,是文艺创作实践的概括,也是时代现实和社会思潮在文艺领域的理论表现。它是西方对文艺现象和规律认识的发展史。它不同于西方哲学史、美学史,也不同于文学批评史。古希腊以来出现的文艺理论家,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朗吉努斯,近代的布瓦洛狄德罗、莱辛、丹纳、别林斯基等,以及大批作家和诗人,构成了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线索,他们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西方文艺理论史研究的对象。
西方文论以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演变为历史线索,系统的介绍和分析自古希腊至20世纪的各种主要学说,梳理其中的基本概念及其不同形态,从而帮助学生总结西方文论的经验和规律、探寻可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且更深入的把握西方文化的内在精神,为进一步的学术思考建立必要的基础和参照。
《西方文论》课程说明
《西方文论》为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选修课,是《文学概论》的提高课和拓展课。主要讲授西方自古希腊至20世纪文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知识,重点介绍西方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观点,并探究其成因,剖析其得失。
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西方文论》旨在通过讲授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脉络,让学上了解西方文艺理论的基本知识,掌握西方文论发展史上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辩证的分析这些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丰富文学理论知识。
二、教学要求
《西方文论》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演变为历史线索,系统介绍和分析自古希腊至20世纪的各种主要文学理论观点,梳理其中的基本概念及不同形态,从而帮助学生总结西方文论的经验和规律,探询可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更深入的把握文学的本质、特征,把握西方文论的内在精神,为进一步的学术思考建立必要的基础和参照。
三、教学内容
《西方文论》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史为线索,涉及到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17世纪古典主义、18世纪启蒙主义、19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20世纪现代主义等各个时期的文学理论。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来看,主要是“模仿论”、“表现论”和“形式论”三种理论的形成、嬗变和交替。从古希腊到18世纪启蒙运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模仿论”在西方文论中占据主导地位。“模仿论”是早期关于文学本质的看法,是基于对文艺与现实特定关系的认识。“表现论”是随着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而出现的新的文艺本质观,认为文学艺术不是模仿自然的产物,而是艺术家主观世界的表现,从而否定艺术模仿自然的观点。“形式论”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出现的新的文艺本质观,否定文学艺术存在的外在目的,认为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只在于它的特殊存在形式,在于它的审美特性。(具体内容见《教学大纲》)。
四、师资队伍
《西方文论》由王纪明副教授主讲。
五、教材
《西方文论》马新国主编。
六、考试、考核方法
采取撰写小论文考查或开卷考试的考试形式。
七、教学手段及教学条件配置
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式,配合以课堂讨论、课堂提问、答疑等。需要投影、录像设备。
教学大纲
一、课堂讲授内容
绪论
(一)西方文论的概念界定及关系处理。
(二)西方文论关于文学本质论的发展。
(三)学习西方文论的态度与方法。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学理论
第一节概述
一、古希腊历史概况
二、古希腊文论发展概况
三、古罗马历史及文论发展概况
第二节柏拉图
一、生平和著作
二、文论评析
第三节亚里斯多德
一、生平与著作
二、文艺思想
第四节贺拉斯
一、生平与著作
二、古典主义原则
三、“寓交于乐”说
第五节朗吉努斯
一、《论崇高》及作者
二、《论崇高》的方法论
三、崇高的本质
四、崇高风格的构成因素
第二章中世纪的文学理论
第一节概述
一、基督教的产生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二、文学理论概况
第二节奥古斯丁
一、生平和著作
二、文艺思想
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理论
一、文艺复兴概况
二、文学理论发展概况
第三章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理论
第一节概述
一、古典主义产生的背景
二、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
三、古典主义戏剧家的理论
第二节布瓦洛
一、生平和著作
二、文艺思想
第四章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文学理论
第一节概述
一、启蒙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启蒙运动的特征及意义
三、启蒙运动时期文论发展概况
第二节狄德罗
一、生平与著作
二、关于艺术“天才”的思想
三、戏剧理论
第三节康德
一、生平与著作
二、审美判断论
三、艺术创造论
第五章19世纪文学理论
第一节概述
一、历史概况
二、文学理论发展概况
第二节黑格尔
一、生平和著作
二、美学和文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三、美学及文艺思想
第三节别林斯基
一、生平和著作
二、文学真实论
三、文学创作论
第六章20世纪文学理论
第一节概述
一、现代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思想和哲学基础
第二节精神分析批评与原型批评
一、精神分析批评
二、原型批评
第三节形式主义
一、俄国形式主义
二、英美新批评
三、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
第四节现象学与存在主义
一、现象学
二、存在主义
第五节文学阐释学与接受理论
一、伽达默尔与文学阐释学
二、尧斯的接受美学
二、训练设计方案
采用课堂提问、答疑、讨论、辩论、小论文撰写等形式。
1、课堂讲授时随机提问,启发学生思考。
2、学期内安排1—2次课堂专题讨论。
3、学期内安排1—2次课堂辩论。
4、学期内安排2次小论文撰写(作业)。
三、自学指导方案
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参考书目,检查学生读书笔记或读书卡片。
四、教学参考书目
1、《西方文论》孟庆枢
2、《西方文论选》孟庆枢
3、《西方文论选》伍蠡甫
4、《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张首映
5、《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评述》张隆溪
zijizhengzehng@1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