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太阳直射
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向北移动。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向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地理意义: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全球热量分布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带动行星系的南北偏移。
3.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每时都在向西移动,每小时移过15度经度。在地理题的计算中可粗略取每天移动0.25度纬度。
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直至6月22日(即夏至)到北回归线。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直至9月23日(即秋分)到赤道。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回归线。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又在3月21日(即春分)回到赤道。如此周而复始回归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也约是365.2422天,称为一个回归年。[1]
根据开普勒定律,地球是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的,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样就出现了近日点和远日点。以太阳为焦点,地球运动单位时间扫过的面积相等。
北半球七月以后是远日点,昼长夜短,而南半球相反。
一月以后是近日点,昼短夜长。
1月初近日点日地距离1.471亿千米角速度61分/天线速度30.3千米/秒
7月初远日点日地距离1.521亿千米角速度57分/天线速度29.3千米/秒
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太阳直射点图册(7张)
昼夜长短
每年3月21日前後春分日昼夜等长
每年6月22日前後夏至日昼长夜短(北半球)
每年9月23日前後秋分日昼夜等长
每年12月22日前後冬至日昼短夜长(北半球)
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