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如何做好学生的礼仪教育

如何做好学生的礼仪教育

发表时间:2024-07-22 05:20:51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语: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如何做好学生的礼仪教育?礼仪不仅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更能折射出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如何做好学生的礼仪教育  (一)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首先应把礼仪教育的内容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或正在试点的《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或开设专门的《礼仪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有机结合,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象。事实上,受过良好礼仪教育或礼仪行为训练的人,无论是内在素质还是外在行为方式,都与缺少训练的人截然不同。台湾国立联合大学专门制定了礼仪教育实施要点,并对所有一年级新生实施礼仪教育。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礼仪教育仍是一片空白,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边缘地带:一方面多数德育工作者对礼仪教育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盲区;另一方面,在我国高校开设的课程中,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但基本不涉及交往礼仪问题,不进行相应的礼仪教育。结果,礼仪教育普遍空缺,部分学生甚至认为,上大学与礼仪问题不沾边,学好专业知识就行。所以加强礼仪教育首先必须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二)转换教育理念,强化师资培训

  加强礼仪教育不仅应将礼仪教育引入课堂,纳入教学计划,切实完善高校德育体系,而且应从转换教育理念入手,加强师资培训。重点是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现代礼仪教学和研究的师资队伍。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的人格力量和表率作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素养,不断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以利于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礼仪教学和研究的水平。礼仪问题虽不是一个新课题,但在高校普遍开展礼仪教育方面,却亟待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思考。高校还应举办多种形式的礼仪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礼仪活动,包括国际礼仪的培养。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加强礼仪教育必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不断积累交往经验,展示礼仪的魅力和大学生的风范。例如:开展明礼诚信活动,制订修身计划,发挥礼仪的自律作用;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开展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弘扬文明礼貌之风,使礼仪之花遍地开放;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媒体工具,介绍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

  (四)发挥网络优势,开展礼仪修养教育实践

  礼仪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内涵,而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即时性,和开放性,使得网络礼仪教育能更好地与时代接轨,使小小教室与大千世界紧密相联。网络环境下的礼仪修养教育有助于贴近学生、贴近社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校园网主页,鼓励德育工作者个人设立网页,制作生动直观的德育软件用于礼仪教学,采取网上聊天、辩论和咨询等方式,在网上进行思想道德和礼仪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体验,健全其人格。当然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提高,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大力配合才好。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何做好学生的礼仪教育  一狠抓礼仪常识教育,提升学生素养

  (一)语言文明教育:不说脏话是语言文明的前提,学会并运用文明礼貌用语(常用十字礼貌用语:你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正确称呼他人,掌握基本交往交谈技巧,能够当众简短发言。

  (二)着装审美教育:学习服装穿着的TPO原则:服装的穿着要与穿着的时间、地点、场合环境相协调。如上课应穿着校服,运动休闲的运动服,不穿奇装异服。

  (三)举止规范得体教育:学习优美的站姿、坐姿、走姿,简单练习大方漂亮的面部表情,让学生发现自身的美、展示自身的美、树立自信心,散发青春阳光的魅力。

  (四)人际交往教育: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男女生之间、社会活动等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规则和礼貌礼节。

  (五)校园场所礼仪教育:校园场所礼仪教育有教室、办公室、宿舍、集会、卫生间以及其他场所礼仪的教育。

  二加强自身礼仪修养,提升人格魅力

  (一)树立信心:班主任要对自己的礼仪教育能力有信心、对学生有信心,在礼仪教育过程中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始终坚信如果我们付出足够的努力,学生们就会像我们设想的那样文明有礼、懂事可爱。

  (二)讲究方法:礼仪教育是心灵沟通的教育,多用正面引导法和情景模拟展示对比法,让学生领悟发现。少用说教不用反面语言。如:在礼仪教育的初期见到学生可以主动和他打招呼,而不是给他下个没礼貌的结论而放弃;学生说脏话时善意提醒他注意使用文明用语提高个人魅力,而不是大声训斥。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你是在帮助他,让他进步,而不是在管教他。

  (三)区分场合:公共场所多用于各种礼仪常识的普及和正面宣传。学生偶有不良行为在公开场合应善意悄声提醒,强调某种现象和行为时不点名,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其愿意接受你的礼仪教育。

  (四)持之以恒:学校学生大多数文明礼仪意识不强、礼仪素质基础薄弱,原来生活环境接触运用礼仪行为不多。很多时候既不是学生不想用礼,也不是故意不尊重老师,而是他们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或不知道怎样做会更恰当,这就需要教师的适时提醒和引导。虽然不良行为的改变、礼仪素质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如果你坚持每一天都去做,你会欣喜地发现你的学生每天都在一点点进步。教师对学生不断进步的礼仪行为要有积极的回应。

  (五)稳定情绪:在礼仪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不因学生的顽皮(无礼)失去自己的风度,不被他激怒而大喊大叫;时刻铭记因为有毛病多的学生才需要我们这些充满爱心、充满耐心的老师。教师在学生面前失态是不符合礼仪的行为,对待学生要有爱心、信心、耐心、恒心,情绪稳定,保持风度。

  (六)率先垂范:教师礼仪主要包括语言文明礼让(语音音量大小适中、语调高低、语速快慢,不说粗话、口头语,常用礼貌用语,恰当称呼他人);举止优雅得体(体态美观、不当众吸烟、不酗酒等);着装遵守原则,符合教师端庄典雅的职业特点,大型会议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应穿西服、扎领带,实训教师着统一实训服便于操作指导,时刻注意教师的示范作用,为我们的礼仪教育打好基础。

  三积累传统礼仪文化,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之根本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