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我国基本工资制度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我国基本工资制度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7-22 05:35:11 来源:网友投稿

劳动合同中的基本工资应为劳动者在实施劳动时所应获得的最基本工资收入,不包括额外收入。基本工资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但实际收入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需加上相关补贴。

法律分析

基本工资与标准工资的法律解释基本一致,企业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定下的基本工资为劳动者在实施劳动时所应获得的最基本的工资收入,其中不包括各种劳动津贴,补助,奖金的额外收入,根据劳动法,基本工资可以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但是劳动者的实际收入额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比标准。也就是说企业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可以签订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基本工资。但应加上相关的补贴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拓展延伸

我国基本工资制度的实施情况及影响分析

我国基本工资制度的实施情况及影响分析旨在探讨我国基本工资制度的具体运行情况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在实施情况方面,我国基本工资制度是由政府制定的,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基本工资待遇。该制度涉及到工资标准的设定、调整机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方面。在影响分析方面,基本工资制度对劳动者的生活水平、消费能力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同时基本工资制度也对企业的经营成本、用工结构以及劳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深入研究我国基本工资制度的实施情况和其影响,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结语

基本工资制度在我国的运行情况及其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政府制定的基本工资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基本工资待遇,涉及到工资标准的设定和调整机制等方面。该制度对劳动者的生活水平、消费能力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它也对企业的经营成本、用工结构以及劳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深入研究基本工资制度的实施情况和影响,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法律依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1990年1月1日颁发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年1月1日局令第1号)和《〈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以及劳动部颁发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和《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劳部发[1995]226号)的有关规定,劳动者的全额工资是指其每月所收入的基本工资(又称标准工资)与辅助工资(又称非标准工资)之总和,即实得工资。劳动者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五条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