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所有的高校名单
一、内江所有的高校名单
内江的高校共有4所,其中本科学校1所,专科学校3所,名单分别为内江师范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
1.内江本科学校名单【1所】
1.内江专科学校名单【3所】
二、内江师范学院简介
内江师范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所在地内江市位于“天府之国”——四川省的东南部,居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成渝经济区中心,坐落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沱江之滨,是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结合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素有“大千故里、书画之乡”的美誉。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6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的四川省初中师资训练班,后更名为内江师范专科学校、内江专科学校,1962年停办后,部分师资分流组建内江地区教师进修学校,与地区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办学。1978年内江师范专科学校恢复重建,1992年更名为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内江教育学院(含创立于1905年,1998年并入的内江艺体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内江师范学院。
举办高等教育61年来,特别是2000年升本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逐步发展成为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并存、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地方性本科高等院校。
学校现设文学院、范长江新闻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开设58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专业17个,应用型非师范专业41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农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占地1005亩,现有校舍35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图书资料173.2万册,长期订阅的中外文期刊1379种,电子资源数据库23个。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2011年开始与四川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8000余人,有在校硕士研究生44人,留学生近100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以“做”为核心、“教、学、做”统一的育人模式。大力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不断培育教育教学成果。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7个,省级教改项目13项,四川省专业(群)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项目1项,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2个;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拥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1门,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3个。
学校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牢固树立现代素质教育理念,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第一二三课堂有机结合,不断深化“以发展为中心,教学做统一”的特色育人模式,深入推进“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育人质量不断提升。近五年来内师学子在国家级、省部级赛事中有1100余人次获奖,其中,在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国际设计美术大奖赛等赛事中荣获国际特等奖1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15项,全国一等奖11项;在“挑战杯”“创青春”大学生竞赛中获得国家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在第八届大学生艺术节、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一等奖12项,二等奖8项。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获得社会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和社会一致好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并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受到用人单位青睐。10余万名毕业生活跃在各行各业,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工作业绩,为地方基础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母校赢得了荣誉。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已建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专任教师936人,正、副高级职称448人,硕、博士646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名,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名、后备人选4名,省教学名师1名;内江市首批“三百计划”创新人才1人,创新人才团队1个;聘请了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著名科研院所、高校的院士、教授、专家学者300余人担任兼职教授。教师们崇尚真理、一丝不苟,敬业奉献、甘为人梯,形成了科学严谨、诲人不倦的教风,铸就了良好的师者风范。
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注重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现建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数据恢复实验室”;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张大千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廉洁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峨眉武术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数值仿真”“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果类废弃物资源化”等平台(基地)。拥有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6个、省社科联高水平团队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近5年来,学校获资助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共1400余项,其中国家级20项,省部级11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作品)67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860余篇、被四大检索机构收录460余篇;出版专(编、译)著近200部;获授权专利150余项,软件著作权100余件;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5项。
学校依托多学科的优势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积极谋求校企、校地、校校合作,延伸科技优势,促进成果转化,建立健全产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科技服务地方的能力不断提升。近五年与企业共建实验室3个,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所等30多个学术机构,与亚马逊、雅马哈等70多个行业机构和企业,与内江市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凉山州越西县、自贡市、遂宁市等30多个地方政府或部门,开展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其中“数值仿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发的“人民币冠字号码及防伪特征识别算法”由温州瓯南电子公司在点钞机生产上投入使用;铁皮石斛、特色花卉种苗的克隆研发助推四川千草生物科技挂牌上市;“张大千研究中心”和“张大千彩墨艺术研究所”成为支撑内江市“大千故里、文化内江”的重要平台。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努力构建国际交流合作新平台。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匈牙利、马来西亚、瑞典、泰国、老挝、台湾等国(境)外多所大学与教育机构建立了校级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各类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30余个,并与美国、韩国、泰国、老挝、新加坡、阿联酋、尼泊尔等国家构建了国际化的学生实践、就业平台,每年派出百余名学生赴美国、英国、泰国等合作单位交流学习。学校先后成功举办“纪念赵贞吉诞辰5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古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张大千艺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今年学校在“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位列479名,再创新高;学校作为四川唯一一所高校,入围教育部第四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特色展示项目30强。近年来学校还先后获得“全国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四川省先进单位”“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园林式单位”“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三、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正式备案,在原四川省隆昌幼儿师范学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培养幼儿、小学教育师资为主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四川重要的学前教育人才输出及培训基地。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32年的隆昌县立乡村师范学校。八十余年风雨兼程,执着追求,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为四川乃至全国许多地区的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事业输送了近2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了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等杰出校友。学校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级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网络培训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先进图书馆”、“省级校风示范学校”、“省级绿化示范学校”、“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毕业生素质高、质量优,连续12年供不应求,就业拓展至北京、上海、广东等17个省市。学校“好就业、就业好”的局面和独特的育人特色,被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教育导报》等媒体专题多次报道。
学校现有教职工255名,其中专任教师218名,正高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56人,讲师63人,研究生学历26人,教育硕士学位31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58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22人,省级普通话测试员11人,常年聘有客座教授、学者27人。在校生近6000人。
新学校占地400亩,建有教学楼、艺术楼、实训楼、科技楼、图书馆、演艺中心、生活中心、学生公寓以及各专业功能室、各类教学及生活辅助用房,总面积达13.4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纸质图书25.8万册,数字图书10万册,阅览期刊280余种。拥有教学计算机360台,钢琴361台,数码钢琴251台,风琴142台;设有奥尔夫音乐实训、儿童感觉统合实训室、游戏与教学实训室等专业功能室,能满足在校学生学习生活所需。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坚持立足川南,辐射西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开设有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学前教育、音乐教育、初等教育、美术教育、语文教育、科学教育6个专业;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学前教育、初等教育2个专业,面向五个省(市)招生。学校是内江市幼儿师资培训中心,是川南地区幼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省教育厅重点建设的川南地区幼儿教师培养基地。学校常年同省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更新教育思想、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现有省级研究课题11个,教育科研成果获省、市、县奖8项。教师独立编写并出版了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15本,参与编写出版教材33本,发表论文400余篇。学生参加省、市科技及文艺大赛等,获一、二等奖700余项。
学校坚持“严谨管理、科学培养、技能强化,专长凸显”的办学特色,从“人本化、精细化、现代化”入手,构建“校园合作体”和职前职后一体化,秉承“师德为首,学业为上”的宗旨,将师范性与职业性融为一体,通过师德品行培育体系、师资素质提升体系、人才培养成长体系、学生自我发展体系,培养现代幼儿教育需要的品德优良的多能一专适用人才,为广大城市、乡镇培养合格的专科层次的幼儿、小学教师。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将在省、市领导下,团结干部职工,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把学校办成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