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设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的中职学校名单一览表
一、重庆开设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的中职学校名单一览表
二、重庆开设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的中职学校简介
1、重庆彭水县职业教育中心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简介
彭水县北连石柱县,东北接湖北省利川市,东连黔江区,东南接酉阳县,南邻贵州省沿河县、务川县,西南连贵州省道真县,西连武隆县,西北与丰都县接壤。截止到2013年,彭水县幅员面积3903平方公里,辖3街道18镇18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彭水县常住人口为545094人(户籍人口69万人)。有汉族、苗族、土家族、蒙古族、侗族等12个民族,是重庆市唯一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地质地貌
彭水县地质构造属新华构造体系,位于渝鄂黔隆起带向渝东中台坳下降的斜坡上。晚侏罗系至晚白垩世间燕山旋回的宁镇运动,以水平挤压为主,形成老厂坪背斜、普子向斜、郁山背斜、桑柘坪向斜、筲箕滩背斜等规模巨大的北北东向褶皱及筲箕滩、七梁子冲断层等伴生断裂。第三纪开始的喜马拉雅运动中,使县境普遍间歇性而又不均衡抬升,造成郁山一马武(石柱县境)及太原、棣棠、三岔溪、诸佛、桐楼、大园、龙塘、弹子岍正断层和火石垭、龙洋、大垭、石盘逆掩断层以及筲箕滩冲断层等,形成北北东向岭谷相间的原始地貌。2、重庆市开县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重庆市开县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97年,是开县唯一一所经重庆市教委批准,拥有独立自主产权,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
重庆市开县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坚持办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办对社会负责的职业学校办学宗旨。狠抓农村新生劳动力的培养,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移民就业培训,服务库区移民;转岗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服务再就业和创业。
重庆市开县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校12年来,累计培训3万多人。实现98%就业和95%稳定就业。专业对口就业率95%,家长学生满意率95%。坚持跟踪指导六年的就业服务原则,推行驻厂就业指导员制度。
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学校先后被市县有关部门确定为境外劳务输出培训基地,移民培训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扶贫培训基地、城镇下岗职中再就业培训基地。
重庆市开县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子技术专业获得重庆市移民品牌称号,2007年获得扶贫基地校学生就业安置第一名。
3、武隆职业教育中心
武隆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武隆县师范学校,1991年更名为武隆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2001年转型为武隆县职业教育中心,2011年挂牌重庆武隆旅游学校。2007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重庆市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由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武隆县职业教育中心现有中职学生近5000人,90余个教学班;教职工186人,专任教师151人,外聘行业骨干20余人;学校占地1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开设有旅游、计算机、机电电子、升学4个类别20余个专业;配置专业实作实训室80余间,设备2000余套件。
武隆县职业教育中心在各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解决民生和服务发展两大主题,始终坚持旅游富民、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努力践行培养一个学生、致富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振兴一方经济的办学理念,服务学生、服务地方、服务就业的办学宗旨;努力践行校校联合、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园校互动的办学模式,懂规矩、有技术、能吃苦、敢创业的培养目标;努力践行一式三化(即封闭式,企业化、军队化、人性化)的德育管理模式,目标教学、教考分离的教学管理模式,两集合、一过关、一巡查的实训管理模式,专业对口、行业高端、就业跟踪、事业有成的就业管理模式;在招生、德育、教学、实训、就业、科研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全面展开教育教学工作。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