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预退档是什么意思
四是“预录取或预退档”
即招生高校根据招生计划和招生章程等,将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进行预录取,并将预录取和预退档的结果提交到省教育考试院。
其中已预分专业的考生叫“预录取”,被退档的考生叫“预退档”。每名被退档的考生,高校都会注明退档原因,通常只有出现这三种情况,高校才能退档:
● 提前批梯度志愿下,总分偏低(1∶1.2)比例出档的后20%;
● 成绩达不到所报专业的最低分又不服从调剂;
● 体检等其他原因不符合要求。
提档是不是就不会有退档风险
其实考生的档案被高校提档,又被高校退回,是很正常的事情。当考生的分数达到所报院校的提档分数线时,很可能会被提档。根据规定我国高校的投档比例一般都是在105%-120%之间,也有极少部分高校的投档比例是按100%。所以提档中分数靠后的同学就很可能被退档。
预退档是不是说明即将面临退档
若考生档案状态显示为这三个字,很遗憾,即将面临退档处理。当院校将它的预退档意见传送给考生所在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经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录取检查、审核后,如果同意高校的退档意见,随后考生的状态就会变成“自由可投”的状态。
遭退档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就是:
1.压线报考。在专业录取时,只有在前面的100名中有人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被退档时,才会从排名靠后的考生中补齐名额,其余的基本都会被退档;
2、不符合专业要求,且不服从调剂。
3、对考生单科成绩有要求。很多高校的《招生章程》会明确提及这一要求,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注意到这一问题。当然各省录取状态可能有差异,实际状态名称以各省级招生办官网上显示为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