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独立院校文科和理科哪个好

独立院校文科和理科哪个好

发表时间:2024-07-24 04:55:19 来源:网友投稿

为什么不建议学文科?现在孩子学文科好还是理科好? -...

经常听见有人说,最赚钱的专业永远轮不到文科!这句话其实也并无道理,现在孩子学文科好还是理科好已经成了重点话题。本期文章我就针对为什么不建议学文科给大家做个简单的整理,以供大家参考。

有时候你会想,在读大学前只要上大学就可以,上了大学后才发现,决定自己现在以及未来生活的是专业。如果你一不小心就读了“PPT学院”,听着老教授照着古董PPT一行行念,那可能,大学有四年,逃课2年半。糊里糊涂毕业,大学约等于白读。

对大部分的普通家庭来说供养一个大学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的孩子申请的4年助学贷款,都指望着毕业后找了工作一点点偿还。如果你读的是“就业红牌专业”,助学贷款都要多还几年。

一、为什么不建议学文科?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将只考虑就业等生存压力问题。兴趣爱好、抱负志向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普通人家的孩子,慎选文科!

很多家庭的父母以为孩子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填报志愿时专业选择可能排在高校、城市的选择之后,仓促了事。但就是这样随便地决定专业,可能会让你在接下来几年吃尽苦头。

在富裕家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早就敏锐地嗅到就业市场的前沿风向,为孩子指点迷津。而缺乏阅历和指引的农村孩子,往往糊里糊涂地选了不合适的专业。

早在1995年时,武汉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就已经是党政企事业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孩子争抢的香饽饽了。而市场热捧的一些热门专业里农村孩子的身影却不多。

国内的一项实证研究显示,农民的孩子最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类专业。不仅如此还对基础理论性质的专业或收费较低的师范类专业青睐有加。你可能以为学新闻可以匡扶正义,学历史可以察古观今,学中文可以文采四溢……。但这些对文科专业的美好想象,四年后都可能变成就业市场上的尴尬现状――选文科专业,找工作难,工资低。

经过二十多年的大学扩招,文科的招生规模快速膨胀。2018年,本科与专科的文科生招生规模已经达到了361万,是1997年文科招生规模的9倍。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四大门类的430万招生规模虽然高于文科,但是, 文科专业对等的岗位需求,显然不如理工科。

如果进入顶尖高校读文科还好,好学校就能让你受市场青睐。但如果你读的是一些二本、专科、独立院校,文科这条路不仅不赚钱,还相当于给学校送钱。

对二三本和专科学校而言,不需要厂房设备的文科专业设置门槛相当低、扩招成本小,培养一个文科专业的学生,成本也远低于理工科。而生源学费或者你可以叫它“人头费”,是这类学校赖以运转的重要收入来源,文科生当然多多益善。这些仓促而设的文科专业往往教学质量感人。

你以为你读的是“新闻学院”,其实是“PPT学院”。大学四年你学了《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网络媒体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数据新闻概论》等等,却还写不出一篇质量合格的新闻。

2020年了,纸媒都没活几家了,你还在学4开报纸的分栏、报头设计和排版。学的还不是最新版的Adobe全家桶,而是XP时代的遗产――方正飞腾。四年大学读下来,当你需要经济独立甚至偿还贷款时才会发现,原来选专业,不能只靠想象和一腔热血。家里没矿的普通人家孩子,更得多考虑一点。

二、现在孩子学文科好还是理科好?

想找工作更容易,选工科!

“普通人家的孩子”,这个词就意味着,毕业后你多半是要自己经济独立的。爹妈不能帮你安排工作,没有特别厉害的人脉,走出校门唯一能仰赖的就是自己学了四年的知识。这时要考虑的,是专业知识能不能学有所用,能不能找到合适你的工作,能不能领到一份还不错的薪水。

如果你只从电视剧里学习选专业,你可能觉得文科专业各个很好――公关、翻译、历史教授、律师,各个都光鲜亮丽。律政剧《精英律师》里,靳东饰演的顶尖律师罗槟时薪高达10万,手腕戴着百万起步的瑞士名表,秘书、助理、专职司机一应俱全,通身成功人士的气派。

而离开荧屏你会发现,把文科生写得这么好,可能只是因为写剧本的是文科生。现实中法学生别说时薪10万了,找到对口的工作都难。法学专业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在所有专业里都是垫底的存在,供给过剩而需求饱和。

在中国主流律所合伙人中,报价多在3000-5000元之间浮动,高于5000块的就已经不多见了。4年本科教育,3年法硕生涯,再从律所底层实习生开始漫长的进阶路,奋斗半生也只有一小撮人能到达罗槟这样的高度。

法学已经是文科中少有的门槛较高、实用性较强的专业了。而往往是电视剧里邋里邋遢的理工科学生,在真实的就业市场中更受欢迎。

浙江大学2019年的校招,来了3290家单位,光“*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个工学大类专业的招聘岗位就占到总数的一半。

相较于工科的热门,文科生无人问津的境遇则稍显尴尬。1535家用人单位的反馈调查里,招聘需求不限专业的占到28.7%,只要人文社科专业的还不到5%。

假如你的文科同学出自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学院,你的工科同学出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今年夏天他们都面临就业问题。

你的文科学霸同学,用时4个月零5天,投递过 22 份求职简历(含网投),接到过 8 个单位的面试邀请,共参加了 7 场笔试,最后收到了 2 个单位的录用通知。二者选其一最终进入了某一报社任职,年薪在5万-10万区间[7]。

而另一位早在2018年的秋招的校园招聘会上拿到多家大厂的Offer,大四开始带薪实习,一毕业就被华为挖走[8],年薪至少20万起步。

两者都是教育部直属大学,有着双一流头衔。前者更占据着首都这一绝佳地理位置,面临着最广阔的就业招聘市场,但在就业上,后者明显更加吃香。这是因为 在人才市场上,工科生享受的是文科生根本不敢想的缺口红利。

2017年时,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人才总体需求缺口已经高达 765 万。同年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工科毕业生还不到40万,不够缺口的一个零头。而文科的境况可能刚好相反,优质的对口岗位可能才是文科生的零头。

人才缺口摆在这里,就算你不是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毕业的,理工科在公共课中学习的高数、物理、计算机等课程,都能让你比文科生更容易转行到这些专业,也就更容易找到一份工作。

而文科学生虽然也可以转专业到其它文科专业,但每年毕业的这么多文科生,都让你找工作仍然不容易。只有那些传统文科专业因为与计算机工程的交叉,才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在传媒领域工科的数字传媒技术与文科的广播电视编导的薪资待遇差别巨大。

热门的商科专业与计算机融合后更加强势,如金融工程专业。这年头交叉复合型人才也相当抢手。

想赚钱更容易,选工科!

除了能不能找到工作,普通人家的孩子还要考虑,工作能赚多少钱。如果你是万达家的公子,不论是选了德云社的相声专业还是母猪的产后护理,都不影响你从老爸那儿拿9亿的“试错资金”。但对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专业影响着你进入哪个行业,而行业则影响甚至决定了你薪资的天花板。大学教育的学费不低,得是笔划算的交易才行。

抛开兴趣不谈,单从赚钱上来说工科完胜其他大类。

一项基于美国高校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的头四年中,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年薪已经达到4.3万美元,远超其他所有专业的平均薪资。

而艺术、人文和文学等文科专业的年薪仅为2.9万美元。算下来一个月只有紧巴巴的2500美元。国内也是如此。从起薪来看2017届本科毕业生月收入最高的工学专业比最低的教育学多近1000元。随着工龄的增加,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

毕业三年同学聚会,你和你的工科同学都*了车,区别在于人*的是四轮的,你*的是两轮的电动小摩托。毕竟2014届计算机类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已经接近1万元,而垫底的历史学、教育学专业仍然是平均每月5000块出头。

这在国内属于什么水平?2018年,全国每月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352元。月薪5000的收入能排到前20%,乍一看优秀,但你作为本科生,学历排在全国前4%,想想是不是也有点心酸。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那些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工资涨了50%。但那些主修教育、心理学或社会工作的学生在同一过渡时期的年薪仅增长了28%。

以前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现在则是“条条大道通计算机”。选专业认准“机字头”准没错:穷则计算机,富则摄影机,达则开飞机。以上都不行还可以开挖掘机。

报工科专业可能只有一个最大的困难,那就是兴趣问题。工科专业真的很枯燥,很难学。在过去的60年里,只有一半左右的美国工科生能从本专业毕业。有相当一部分工科生,因为概念理解困难、绩点表现差、不能掌握关键工程原理、不够自信、自我效能感不足等诸多原因延毕、退学或是转了专业。

即使你低分飘过离散数学、编译原理、数据结构等课程,顺利拿到学位,成了互联网时代的四大神兽之首“程序猿”,996福报当下,年纪轻轻发际线高悬,颈椎和腰间盘也同样突出。

对于程序员来说熬夜加班是常态,所以千万要小心发际线。隔壁土木工程专业的兄弟在工地上“提桶跑路”,这边你一杯茶,一包烟,一个BUG找半天。

另外也不是所有的工科专业都值得你去读,不是所有的工科专业都这么赚钱,不信你问问“生化环材”(生物、化学、环科、材料学)的学长学姐,就知道了。

文科好还是理科好呢?

文理科的最大区别,可能在于知识的区别和思维的区别,不同的思维有不同的人生,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或是考虑问题的角度都是有差距的。我们不能简单的说文科好还是理科好,这个问题就像开卷有益、无益的问题。不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学好最重要,学不好一切都是瞎说。所以根据自己实际的情况(优势、兴趣等)来选择就可以了。

学习中要学会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方向;然后要学会梳理自身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己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一点一点的去攻克、落实。

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注意力、思维、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

学文科好还是学理科好??

其实学文科和学理科都好,它们各有它们的优势。都是祖国和社会比必不可少的学科。因此之所以要设置这两个学科,之所以要分科,就是因为在不同领域,需要不同的人才,不同的技能,现在的工作岗位上,这两种学科的人都是必需的,而上大学后,大学中对这两种学科没有划分明显的界限,学工科也要学人文科学,学文史科的也要选修一定的理工、医学方面的课程。他们对理工科的学生也是很注重人文教育的,因此它们都很好找工作。理工科主要是学习自然科学,而文史科主要是学习人文社会科学,选折的标准在于你的感兴趣程度和在各学科的特长和优势,因此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兴趣,不能因为主观的觉得学哪种学科好,或者好找工作就不假思索的作选折,这是关系到人生转折点的关键,因此还是要谨慎考虑,要了解自己是对哪种学科真正的感兴趣。比如如果你喜欢文学,喜欢写一些文章,并且有坚持作日记的习惯

喜欢演讲优美的诗歌和古词等,你有较好的语言文字功

底,并且对各种事情及现象你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你的记忆力比较强,喜欢收集新闻,对历史故事及人物很感兴趣,能够想象他们的故事发展,还有你觉得你在对逻辑推理及对空间物体的想象方面,你觉得那实在是枯燥乏味,没有你对语言及文学方面的兴趣那么强烈,那么你最好选折文科。但是如果你觉得语言是多么简单的东西,只要能说话的人都会的东西,而且你觉得那些文学著作的主人翁是那么的伤感好象一点都不懂得欣赏生活,那些书的作者们或许是那么的无聊,好象他们都不懂得太阳是被地球饶着转的。并且你总是善于发现问题,总是希望要把它们解决出来,没有解决出来你就觉得好象有什么东西装在心里,好象一块石头压在心里一样,并且,你发觉自己无时不刻都在思考着问题,而且,你对数字尤其是对数据特别敏感,况且,你觉得把一道难题解出来特别有成就感,你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独立解决问题,有很好的理解能力,对空间形体的空间结构及位置关系有很好的想象能力,你对各种概念能够区分的很清楚,稍微有一点字眼的变化,你都能判断出它的正误,那么你最好选折理工科。

设置心理学学科的高校,不管是人文社会科学较强的院校,还是理工农医类较强的院校,都开设了这门学科,这门学科再当今社会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之一,他不仅是对人类心理的探究,还包括对人类人文科学的教育。因此和选折学习哪种学科没有直接联系。考军校要有很好的生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能够有吃耐劳的精神,一般要体检合格后,才能被军事院校提前录取,它是文科生和理科生都招的,是属于提前批录取院校。因此这些也和选折学习哪种学科也没有直接联系。

好好选择祝你成功!

学文科好还是理科好,文科和理科的区别是什么?

文理科的最大区别,主要在于知识的区别和思维的区别,不同的思维有不同的人生,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或是考虑问题的角度都是有差距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文科好还是理科好,这个问题就像开卷有益和无益的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

很多人觉得理科更好一些,但拿文科来说好处也是很多的,比如:①学文科的人能说会道、出口成章,知识广博,交际能力强等;

②更有利于形成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要想培养这个能力是很难单靠推导数学定理、做物理实验或者设计电路图能养成的,更多是靠在人文学科上的一些总结和积累(比如以史为鉴)。

③让自己变成一个更有趣味的人。多学习一些文科的知识,比如阅读文学书籍、学习绘画、电影鉴赏等等,可以让自己变得不那么死板、更有趣味一些,往往能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得更有乐趣。

其实不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学好最重要,学不好一切都是瞎说。

学习中要学会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方向;然后要学会梳理自身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己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一点一点地攻克、落实。

在学习和记忆的方法中,灵活运用一些记忆技巧,建立记忆线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们常用的谐音法、图像法、联想法、位置法、结构法等等。像“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的“编码定位记忆”就用到了谐音/意义/形象转化记忆、位置记忆、联想记忆、图像记忆,就是把你要记忆的东西和一系列位置(比如我们熟悉的身体、家居家具)联系起来,建立记忆线索。而其中的“思维导图记忆”就用到了图像记忆、结构记忆、索引记忆等。除了记忆力该软件还可以训练提高阅读效率和注意力,这些能力差的话,可以去练练。

除了记忆背诵,做题也是少不了的。做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最好能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