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观高考热门专业:小心招生火爆就业遇冷
昨天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中心、南京财经大学和南京审计学院共同举办了2019届经济类管理类毕业生供需洽谈会。这也是江苏首次举办全省性质的经济管理类专场招聘会。200多家单位在南京国展中心“摆摊”揽才,提供3570个岗位。记者从招聘现场了解到,财经类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看好,但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部分招生时分高火爆的专业就业时却反而遇冷。
填报能不能选冷门专业?“冷门专业” 就业时就一定会遇冷吗?
填报能选冷门专业,“冷门专业” 就业时不一定会遇冷。
在说冷门专业的就业前景之前,先说一下“冷门专业”的定义。志愿填报时选择本专业的同学很少。学校里这个专业的学生主要通过调剂勉强凑足人数,应该算是我们传统上说的冷门专业。社会评价赚不了大钱,赚不了快钱,同时又累又不体面。对口行业并不是大众心目中那种有社会地位的职业,基本会被列为冷门职业。统计学专业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并没有变得热门,但在考研时却悄然呈现出了火热的增长态势。比如近几年很多高校统计学专业报考人数明显翻倍,但这主要是政策扩招的影响。
其实无论选择热门还是“冷门专业”,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就业其实也会受到社会上供求关系的影响。冷门专业之所以被大家认为是不好找的工作,是因为社会需求小,毕业生多但工作少,所以会让大家觉得不好找工作。一般基础学科理论性强,适合科研,不如应用型专业实用,就业对口性也差。学完这些基础学科,要么去深造,要么去中小学教相关学科,怕就业范围太窄,所以很多人不考虑选择学基础学科。
当你纯粹为了赚大钱而选择热门专业的时候,你也会面临人气突变,对自己毫无兴趣的特点。所以选择专业的时候做一个全面的衡量很重要。你不要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太高,也不要盲目迎合市场。至少你要从各种政策和市场发展的角度来判断前景,再做决定。其实专业的冷热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明确的边界。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是根据社会供求关系、就业体面程度、经济收入来判断一个专业是热还是冷。以上就是对填报能不能选冷门专业,“冷门专业” 就业时就一定会遇冷吗这个问题的解答。
如何看待高考志愿里的热门和冷门
高考志愿里的热门和冷门看法如下:
1、所谓“热门专业”具备人才市场紧俏、工作环境好、收入相对较高等就业前景方面的优点。但是“热门专业”也具有很大的时间依赖性,而且“热”的周期有长有短,这主要取决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与趋势,以及学科自身发展、人才市场的供求比例。
目前我国经济正在向一个稳定增长时期过渡,专业的热门程度和人才市场走向的变化都很快。根据欧、美、日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发展和人才就业市场的演化情况来推断,我国目前人才市场上紧俏的专业4~7年之后未必依然紧俏。“热”与“不热”难以预测,是相对的;只有毕业时的实际竞争力才是绝对的。
2、所谓“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本身是相对的。各行各业为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急需要各种专门人才,这种需求的变化,反映到高等学校招生中,出现所谓“热门”与“冷门”的情况,“冷”与“热”并非一成不变,专业本身更无好坏之分。
各行业对外向型人才的需求加大,反映到高等院校招生中,就相应出现了如国际经济与贸易、涉外会计、英语、法律学、金融学、建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热门专业。现在“热门”的专业,不一定永远“热门”,而现在“冷门”的专业,也不一定永远“冷门”,它们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变化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