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爵士鼓怎么调音色

爵士鼓怎么调音色

发表时间:2024-07-24 05:31:44 来源:网友投稿

爵士鼓调音时,要按照对角线来进行顺时针调节。把鼓皮放在鼓腔上,装上鼓皮压圈后,先用手扭动螺丝,当感觉比较费劲时,用鼓钥匙在每个螺丝上拧一圈或两圈,注意另一只手略微的压住鼓皮。之后可以用鼓棒轻轻敲打鼓面,如果音色已经很紧凑短促(甚至变干)则需要逐一松动螺丝,直到调节出通透饱满的音色。

爵士鼓是怎么调音的,需要什么东西才可以调好

试音顺序要先从:

1.爵士鼓开始,因为吉他、键盘可以调大小声,鼓可没办法。

顺序:

(1)大鼓(Kick

or

Bass

drum)

(2)小鼓(Snare)

(3)

Hi-hat

(4)落地鼓(Floor

Tom)

(5)低音Tom

Tom

(6)高音

Tom

Tom

(7)整套鼓连钹(Cymbal)

以节奏加过门

Solo。

2.接下来调贝司(Bass),因为贝司的音色及音量必须配合大鼓,所以试音的同时鼓手要配合踩大鼓。

3.再来调键盘(Keyboard)。

4.键盘调好后再调吉他(Guitar)。

5.接下来调钢琴(Piano)。

6.再下来调弦乐器(Strings)。

7.最后再调演唱者(Vocal)。

PS.1.一般来说每一位乐手对监听喇叭出来之音色、音量分配需求皆不同,没有一定的标准。

2.鼓手的监听喇叭,特别需要贝司、钢琴、Vocal声和大鼓声,而小鼓、Hi-hat、钹声可以不要。

3.乐手各别试音时要以正常音量发出声音,特别是鼓手常会加大音量,等演奏时爵士鼓音量则会不足。

4.爵士鼓单独试音时鼓手的监听喇叭(Monitor)音量要稍大声,否则等到其它乐器加入合奏时其它监听喇叭

会盖过鼓手的监听喇叭,如此鼓手听不到自己需要的声音,可能造成拍点不准并和其它乐器搭不起来。

架子鼓调音技巧

架子鼓 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乐器,但是还有很多的人不知道架子鼓的一些知识,比如说架子鼓如何调音?要怎么给架子鼓调音会有最大的效果?下面我整理了架子鼓调音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架子鼓调音技巧:底鼓调音要点

1、一般大鼓皮以调音拉杆转到平顺咬合,鼓皮不起皱纹即可,可以有肥厚的声音。

2、轻声安静地踏大鼓,听听看微量之底鼓声是不是也令人接受,可以加阻尼(Damping)改善。

3、为避免底鼓音色软弱无力,可减少共振(Resonance)来改善, 方法 是在底鼓皮打击面与鼓桶身加上吸音材料如毛毡枕头.......等,这样底鼓发出的声音就显得有力有弹性,而不致于单调空洞。材质不同量之多寡不同,也会造成音色不同。

4、演奏时底鼓槌击打之后马上离开鼓面,与击打后贴在鼓皮上面,能得到不同的音色。

5、底鼓离开地板越高,则共鸣(Resonance)越大。

6、通常演奏爵士乐或拉丁音乐时,底鼓音高(Pitch)调得较高,鼓皮较紧,或是使用18寸直径的底鼓演奏。

7、前后鼓皮的声音呈现有4种情形,可依不同需求来调整:

1)需要音色紧绷一些:则共振面鼓皮的音高,要比打击面的音高较高。

2)要音色深沉延音多:则共振面鼓皮要调松一些。

3)增加低频饱满度:打击面要调紧一些,尤其在没有麦克风收音时采用。

4)增加皮音(Touch):打击面调得越松皮音越多,但是鼓皮不可出现皱折,否则会有如甩纸片的杂音,一般在有麦克风收音时采用。

架子鼓调音技巧:入门调音技巧

1.任何鼓如果桶身(Shell)不圆,或者与鼓皮接触面之桶身边缘(Bearingedge)不平均的话是无法调音的。

2.通常下皮比上皮松,但是如果加上共鸣音长短与音高(Pitch)考量的话,又不是绝对。一般来说桶身较短之小鼓与TomTom其下皮比上皮松,桶身较长之FloorTom其下皮比上皮紧,音色(Tone)比较甘润。

3.共鸣:发声体就是一个振动体。它在空气中造成的声波,也可以使另一个物体发生振动,如这物体的固有频率接近或相等于声波的频率,就发生共振,使这个物体的振动幅度很大,因而也就发出了相当大的声音来。这种发声体的共振,叫做共鸣。

4.鼓声一定要有共鸣,音色才会圆润传得远,所以上下皮紧度相差正负10%大致上能获得较佳共鸣音。

5.不同粒鼓的共鸣音的时间长短最好要调成一致,可将下皮调紧,或贴上厚胶带,可缩短共鸣时间,但是得花一番功夫才调得好。

6.大鼓收音孔最好不大于8吋,否则收音只有鼓皮声,而没有上下皮共鸣。PS.没有收音孔亦可以收音。

7.先调下皮,再调上皮为佳,但不是绝对。

8.调音的时候左手食指轻压鼓正中心,右手拿鼓棒敲击4周离鼓框(Hoops)约1吋的地方。调鼓的过程必须使用鼓锁每次增加1/2转微调的方式进行,调好一个螺丝接着调对角螺丝。

9.鼓与鼓的音程依歌曲的要求5、1、3或1、3、5或6、1、3都有人调,有人用调音器将12吋TomTom调为基准C3或A3,其余鼓与鼓间各差3~5度。有些教材提及小鼓调A(440Hz),TomTom调C大调的G、E、C或C、G、G,上皮与底皮的音程可一致或差3~5度。

10.鼓与鼓之间的音高(Pitch)不可太接近,否则会引起共振干扰(10吋TomTom与小鼓常常会共振干扰)。

11.在大场地演奏时,如果加弱音环,鼓声会传不远、共鸣短、鼓点不清楚,打击反弹力减少。

12.鼓的音阶不是绝对音,大多数小型调音器测不出鼓的音高(Pitch)。

13.鼓的构造、木料、配件、吊挂系统加上鼓皮厚薄、材质关系音色音质甚钜,而音色对打击方式与曲风更加影响深远。

14.鼓皮最好不要贴东贴西来调音,这可是不得已、非用不可的下策。

15.鼓的音色是随各人主观喜好、套鼓的材质、鼓皮的厚薄、音乐性质的需求等等都会影响音色。

16.爵士鼓手在演奏时听到自己的鼓声与在听众席所听到之声音不同,特别在鼓有收音的时候,以在听众席之音色为标准来调音,所以爵士鼓的调音通常需要两个人来完成。

架子鼓演奏技巧

小鼓击奏法

小鼓也称军鼓,是西洋无调打击乐器中最主要的一件乐器,是架子鼓中的一件。小鼓的演奏姿势,也是架子鼓的演奏姿势。在架子鼓演奏中,因脚需同时踩大鼓和踩镲,所以采用坐姿演奏。演奏时要姿势端正,胸、肩、大臂等上身肢体自然放松。击奏时双臂向上自然弯曲置于鼓面上,双手握槌,右手拇指第二关节和食指二三关节握鼓槌柄部,拇指与食指第三关节自然并拢,中指、无名指、小指掌心弯曲,与槌柄保持一定的间隙以控制鼓槌。左手掌心向内侧,拇指食指虎口处夹持鼓槌柄部,用无名指第三关节托住鼓槌底部。 其它 手指向掌心方向自然变曲成握球状。

掌握了正确的持槌姿势,还要有正确的击奏方法。在训练中一定切记击奏二字,也就是说要弹击。鼓槌击打在鼓面后,须立即恢复击鼓时的预备动作。击鼓动作要完成于瞬间,而且有弹性和充分的共振,要奏得明亮、集中、结实、有力度,奏出丰满的音响效果。初学者练习击奏时还应注意击奏位置,应击在小鼓的中心点三至五厘米处。另外还有边击法、制音边击法、交替击奏法、滚奏等等。在练习时可先单手练,然后双手练,也可双手交替练习。

低音大鼓踏奏法

低音大鼓用右脚踏击,在通常情况下,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用前脚掌踏击踏板而带动鼓槌击打鼓面。踏击时大腿、小腿、脚部肌肉相应放松,槌头击鼓面后要立即返回,形成循环的踏击动作。在极强击奏时,可将脚悬起后用脚尖踏击踏板,使右腿全部重量落在一个点上,从而加强踏击的力度,得到预想的效果。

踩镲踏奏法

踩镲用左脚踏击,它的击奏要领是将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由脚前掌踏击踏板,当脚前掌击下后,不需要立即返回而需控制延音,造成封闭的音响效果,这也是与右脚大鼓不同之处。

嗵鼓击奏法

架子鼓怎么调音?

1.从大鼓开始,先将大鼓置于地上,调整大鼓脚长短让大鼓外侧鼓框离地1~2吋。

2.接下来装踏板了,装上踏板后首先要调整鼓槌的高度,鼓槌打到鼓皮的正中心,或比中心高一点的地方,大鼓声音会有所不同,请依需要调整。

3.再来调鼓槌向后挥的角度,当放松踏板时,鼓槌以不碰到脚裤管为准。

4.再来调整鼓槌弹簧的松紧度,这个要看个人的习惯,调松踩起来比较不费力,但会影响速度,调太紧脚很快就会累,要试过很多次才会找到自己喜欢的弹性。

5.接着要调鼓椅的位置和高度,鼓椅的高度以脚跟抬起时膝盖比臀部稍微低为原则。但是因人而异,只要不费力、踩得快、轻松有劲道就可以。

6.再来就是调小鼓的高度,当鼓手两手轻松自然放下时,鼓棒应可以刚好打到小鼓的中心。

7.小鼓的位置确定以后就可以决定 Hi-Hat 的位置,位置确定以后再来调它的高度,大约以用右手打击时鼓棒可以贴平边缘为准。

8.接着调 Tom Tom,以鼓手的位置为准,用眼睛看鼓面时,可以看到鼓的中心。

9.Tom Tom 的角度以将鼓棒最自然轻松的打在鼓面时,鼓棒距鼓边约一吋的高度为准。

10.鼓架好以后最后调钹了,钹边缘的位置以不要盖住 Tom Tom 为原则,高度则看各人手的长短与喜好来决定,但是为了打击时视觉美观而将钹架得半天高是不必要的。

扩展资料:

架子鼓的练习方法和击奏技巧:

1、小鼓击奏法

小鼓也称军鼓,是西洋无调打击乐器中最主要的一件乐器,是架子鼓中的一件小鼓的演奏姿势,也是架子鼓的演奏姿势。在架子鼓演奏中,因脚需同时踩大鼓和踩钗,所以采用坐姿演奏,演奏时要姿势端正,胸、肩、大臂等上身肢体自然放松。

击奏时双臂向上自然弯曲置于鼓面上,双手握槌,右手拇指第二关节和食指二三关节握鼓槌柄部,拇指与食指第三关节自然并拢,中指、无名指、小指掌心弯曲,与槌柄保持一定的间隙以控制鼓槌左手掌心向内侧,拇指食指虎口处夹持鼓槌柄部,用无名指第三关节托住鼓槌底部。其它手指向掌心方向自然变曲成握球状。

掌握了正确的持槌姿势,还要有正确的击奏方法,在训练中一定切记击奏二字,也就是说要弹击鼓槌击打在鼓面后,须立即恢复击鼓时的预备动作。击鼓动作要完成于瞬间,而且有弹性和充分的共振,要奏得明亮、集中、结实、有力度,奏出丰满的音响效果。

初学者练习击奏时还应注意击奏位置,应击在小鼓的中心点三至五厘米处。另外还有边击法、制音边击法、交替击奏法、滚奏等等。在练习时可先单手练,然后双手练,也可双手交替练习。

2、低音大鼓踏奏法

低音大鼓用右脚踏击,在通常情况下,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用前脚掌踏击踏板而带动鼓槌击打鼓面踏击时,大腿、小腿、脚部肌肉相应放松,槌头击鼓面后要立即返回,形成循环的踏击动作,在极强击奏时,可将脚悬起后用脚尖踏击踏板,使右腿全部重量落在一个点上,从而加强踏击的力度,得到预想的效果。

3、踩钗踏奏法

踩钗用左脚踏击,它的击奏要领是将脚跟踩在踏板的后端,以踝关节为轴,由脚前掌踏击踏板,当脚前掌击下后,不需要立即返回而需控制延音,造成封闭的音响效果,这也是与右脚大鼓不同之处。

4、嗵鼓击奏法:

嗵鼓击奏要领同小鼓,在换鼓击奏时,需用手腕带动小臂和大臂,自然地运动到其它各鼓的部位,形成自然协调的动作。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