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双学位修不完怎么办

双学位修不完怎么办

发表时间:2024-07-24 05:42:13 来源:网友投稿

每个学校对于未完成双学位学生的处置不一而同,具体要咨询所在学校相关老师。一般来说辅修专业完成不了的影响并不大,但还是应尽量努力修完,以免日后后悔。

大学双学位如何修

双学位通常指双学士学位,指在获得第一学士学位的基础上,全日制再主修另一学科门类本科专业,达到某高校规定条件后,被授予第二学士学位。与第二学士学位不同,辅修二学位是在本科学习阶段,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跨学科门类学习辅修另一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规定要求后同时获得另一学科的辅修学士学位

双学位、辅修双学位与第二学位(双学历)的最大不同在于证书的发放。

双学位即可修本校的,方便。又可修外校的双学位,可以在同城高校联合体内修,相互承认。最好修个文科专业,省力。还能拓宽就业渠道。也可把第二学位作为考研方向和到某些地区就业的方向(如天津)。就是到了工作岗位上,双学位对工作相互帮助,对个人发展很有好处。

缺点是大学期间很累,尤其是到大四以后,实习、论文、考研、考公务员、双学位考试等,做好整个周末和部分假期学习的准备。时间是大二至大四上半年,学费约5000元。

双学位一般是在大二下期,就是五月份左右提交申请。时间是从大二下期一直学到大四毕业。不是你想学什么都可以,而是你所在的学院会根据情况给你提供一些专业,你必须从这些专业中挑选。修双学位的条件是你的成绩绩点必须达到3.0以上。

在学校官网“费用信息及缴费状况”一栏中可以看到本人辅修双学位的缴费详情;未在规定时间内缴纳学费的学生,视同自动退出辅修双学位学习。

缴纳完学费后,财务部将统一开具学费收据,教务部将统一为学生打印听课证,学费收据及听课证将统一发放到主修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各位同学凭相关证件到主修学院学办领取。

双学位、辅修二学位结业后由主考院校发放学士学位证书,而第二学位(双学历)结业后则由由主考院校发放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是在第一专业证书上注明辅修专业,即两个专业,多数由校方颁发辅修专业证书,但证书编号不是教育部统一的编号,辅修专业毕业证不进行电子注册。

大学双学位怎么修

大学双学位这么修:

1.报名时间。一般大学双修学位都是在大一学期结束后,大二学期开始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另一个专业进行报名。有些学校报名时间可能不一样 。

2.报名条件。学校为了能让你顺利毕业,会要求大一学期不挂科者才能报另一专业。如果你自己原本专业都挂科学不好,根本就没能力学第二专业。

3.双修学的专业选择。第二专业要跟据学校所设第二专业来选择,可能你喜欢的专业,在你所在学校并没有开设,要根据情况选择。

4.质询辅导员。具体的报名时间,与学校所设的第二专业有那些,你可以在大一期间向导员了解情况,做到心理有准备,不要到时,对此一无所知错过报名时间,或你所预选专业,学校并没开设等问题

5.报名缴费。要修第二专业少不了要交第二专业的学费,这个要根据学校收费标准。

利弊:

现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学生又不想考研,不可否认,双学位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双学位的学习可以是自己学校也可以是与你们学校联合的其他学校,可以是和自己专业不同的,也可以是相同的。一般来说是修比自己学校好的学校的双学位。

双学位的学习一般要两年时间,各课程顺利合格之后就能拿到学士学位。如果没有达到学士学位的要求,比如没有修满两年,只修了一年,或者修了两年,但是不合格,则可以申请辅修的证书。

双学位普遍的是指学士学位,而不是毕业证。毕业证只有本校能够授予。拿到第二学位的学位证还是对学历有影响的。

比如在一些资格类考试(比如职称类考试)的报考条件中,双学位的经验是可以作为对工作经验的补充的,双学位考生需要的工作年限的要求就比一般本科生要少两年。

毕业后如何修第二学位 需要怎么做才可以

1、一般地,凡是已修完全日制本科一个学科门类中的某个本科专业课程,已准予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再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脱产、函授、业余)、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网络远程教育、第二学士学位校招考试等攻读另一个学科门类中的某个本科专业,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的,可授予第二学位。

2、如果国家有特殊需要,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同一学科门类中,修完一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再攻读第二个本科专业,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的,也可以授予第二学位。

3、第二学士学位修业年限一般为2年。在校攻读第二学士学位,修业期满,可获得由学校颁发的普通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4、攻读第二学士学位者在校期间按硕士研究生待遇的有关规定执行。应届大学毕业生,发给生活补助标准费和另加当地副食补贴。入学前为国家正式职工的,按本人的基本工资、职务工资之和的百分之九十,另加本人工龄津贴计算,由原单位负担。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