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这些高校将冲击双一流!
距离2019年第一轮双一流高校的评选,已经有3年的时间。2021年,双一流大学将会重新进行评选,对于非双一流高校来说如果能够入选双一流,不但意味着各类经费有所增加,且学校的保研率也会随之提高,同时对于提高其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来讲都会有非常明显的帮助,最重要的是考生上好学校的机会增加了。01什么是双一流双一流大学建设,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是国家层面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所有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都有一流学科建设,可以说前42所整体实力强于后95所。02目前双一流高校名单1)属性
2)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3)双一流建设学科
03这些高校有望冲击双一流四川省、江西省、天津市等提出加快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安徽省、烟台市、温州市等点名支持地方高校争创双一流;广东省、山东省、重庆市等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加快建设新大学;还有的省市提出在建设本土高校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更多国际国内知名院校落户。1)被省级*纳入十四五规划的高校重庆: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建设重庆中医药大学。安徽: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办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持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甘肃:支持兰州大学提升双一流建设水平,支持省内高校加强双一流建设。海南:全力推动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国内一流大学,支持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和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等建设成为国内同类型高水平大学。江西:举全省之力办好南昌大学,争取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支持其他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内蒙古:加快双一流建设,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支持内蒙古大学部区合建工作。青海: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建成高水平西宁大学和有特色学术高地。山东:加快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高水平建设康复大学。山西:支持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云南:支持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支持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浙江:支持浙江大学发挥领头雁作用,提升西湖大学等国际竞争力,支持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等省重点建设高校特色发展。其中重庆中医药大学、康复大学、西宁大学三所是筹建中大学。2)被市级*纳入十四五规划的高校厦门:支持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等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深圳:推动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创建双一流。镇江:支持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创建双一流大学。烟台:支持烟台大学、鲁东大学等驻烟高校开展国家双一流和省双高建设。温州:大力支持温州医科大学争创双一流3)学科评估中表现优异的高校如何判断哪些学校最有潜力冲进双一流?在国内未有官方院校排名的前提下,学科评价始终是最具权威、最具价值的学科实力参考,目前第五轮学科评价刚刚启动,第四轮评估中部分双非院校就取得了极为突出的成绩,甚至超过了一些双一流院校,成为了冲击下轮双一流的潜力军。①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表现优异高校
双非院校如果能上榜国际大学学科评价榜单,也是对其实力的极大肯定,目前较权威的四大榜单分别是QS世界大学排名、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ARWU上海软科世界大学排名,双非院校在相关榜单中的优异表现如下:②国际学科评价中的佼佼者
不管是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表现优异的高校,或是上榜国际大学学科评价榜单前100名的高校都是对学校教学成果、办学成就的肯定,以上学校都是极有可能入选新一轮双一流高校评定的。
哪些普通高校有望入围第二轮“双一流”?
时间来到2021年不久,全球高校圈就新鲜出炉了一份大学排名。公开资料显示,这份榜单重点考察的是高校2020年在学术方面的表现,主要评价指标有论文数量、引用、文献总量、论文影响力、引用影响力和国际合作等六大方面。
从整体来看这份最新大学排名吸引了全球3000所大学参评,这也是近年来世界上参评高校规模最大的排行榜之一。与其它类型全球榜单类似,国内高校一如既往地有着出彩表现,共有554所榜上有名,数量全球领先,其中,内地高校占484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榜单的内地百强高校中,出现了21所普通高校的身影,这很好地说明了普通高校近年来也有很好的发展势头,以下是21校的具体排名情况,一起来看看吧!
深圳大学位居第一
透过上述榜单不难看出,排名首位的高校是深圳大学。对于深大很多人的印象可能不深刻,毕竟她是一所相对年轻的高校,且未能跻身名校方阵。不过依托地理区位和经济优势,深大过去20年间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以高考录取分数为例,深大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的投档线已经完全达到了“双一流”高校级别,甚至与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等中后档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旗鼓相当。此次深大在榜单中能位列内地高校第34位,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相信深大未来还会有令人惊喜的发展。
前4入围50强
除了深圳大学外,入围前50强的高校还有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江苏大学。其中首都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是两所业内非常知名的高校;江苏大学作为昔日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已经发展成一所以农机为优势特色的综合实力百强高校。
在笔者看来深大、首医大、南医大和江大四校,在2021年将展开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遴选中,均有望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深圳大学的光学工程虽然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仅获B+评级,但过去5年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第五轮学科评估进入A类评级希望很大。
首都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学科实力硬核,尤其是临床医学,两校均进入ESI学科前1‰。南医大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比肩华中科技大学,获评为最高等级的A+档。
江苏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是农业工程,该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为A-档,这是排名全国第3的成绩。江大之所以入围“双一流”呼声高,除了因为其实力和底蕴外,教育部已明确表示将重点支持农机类学科专业发展,这也是国家发展的根基。
除了上述4校外,上榜的其它17所高校中,浙江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山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也都是入围第二轮“双一流”的热门院校。对此你怎么看呢?
中西部地区哪些高校有望在新一轮“双一流”中升级?
相比东部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教资源,明显要逊色不少。庆幸的是“双一流”自提出之日起,就已经明确实行动态调整建设原则,这让更多中西部地区高校能够通过“双一流”政策的带动,缩小、甚至是抹平与东部地区高校的差距。
眼下新一轮“双一流”名单呼之欲出,网络中也出现了各种版本的“升级”高校预测名单,下图便是其中之一。其中来自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共有16所,一起来了解下吧!
陕西成大赢家
根据上述预测名单,陕西省有三所高校在新一轮“双一流”中实现“升级”,分别是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其中西北大学是由首轮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升级”为一流大学B类建设高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则是首次入围“双一流”,定位层次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湖南、重庆、江西、河北喜获2所
被预测有2所“升级”高校的中西部省份,分别是湖南、重庆、江西与河北。其中湖南大学是新增的三所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同省的湘潭大学成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早已被视作“板上钉钉”。
重庆的西南大学,江西的南昌大学,均是由首轮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升级”为一流大学B类建设高校。西南政法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成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是众望所归,两校均有实力不俗的特色学科。其中西政的是A档的法学,江财的是A-档的应用经济学和统计学。
被誉为高等教育“洼地”的河北省,此次被预测一举收获了燕山大学和河北大学两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相较而言燕山大学最终入围新一轮“双一流”的可能性要明显高于河北大学,毕竟既有不俗的综合实力,也有机械工程这样的A-档学科,还得到了省里的全力支持。
山西、湖北、黑龙江、云南、甘肃、新疆各占1所
被预测新增1所“双一流”高校的中西部省份,分别是山西、湖北、黑龙江、云南、甘肃和新疆等6个省份。其中
山西的是山西大学,湖北的是湖北大学,黑龙江的是黑龙江大学,云南的是昆明理工大学,甘肃的是西北师范大学,新疆的是喀什大学。6校相较而言,山西大学的希望是最大的,其次是昆明理工大学和黑龙江大学,喀什大学则明显带有扶持性。
值得一提的是,“双一流”非指高校现阶段具有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实力,更多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所以新一轮“双一流”最终名单中,不排除会出现一些实力相对偏弱的中西部地区高校。
小伙伴们对于网传的2021年新一轮“双一流”预测名单,你们觉得可信度高吗?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东北师范大学领先8所高校力争“双一流”,谁更有希望入围?
可以肯定的是,首轮137所“双一流”高校将在2021年完成建设成效评价,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遴选在即。而现阶段正是各大高校“暗自较劲”的关键期:
已在“双一流”之列的高校,希望在新一轮中能够保住席位,甚至是再进一步;无缘首轮“双一流”的高校,期待在新一轮中能占有一席之地。
相比数十所高校有能力竞争“一流学科”,角逐“一流大学”的高校相对要少,毕竟“一流大学”的段位要高得多,数量也会控制更严格。据不完全统计,有8所高校已明确表态要冲击“一流大学”,它们或得到了地方的支持,或纳入了未来发展规划。
1、东北师范大学
在2017年首轮“双一流”名单公布后,就有不少网友为东北师范大学没能入围“一流大学”而感到惋惜。原因很简单东北师大有6个“一流学科”,领先半数以上的“一流大学”,比同省的唯一“一流大学”吉林大学还要多1个,排名全国第19位。
从首轮“双一流”建设情况来看,东北师大在经费支持有限的背景下,还能够取得不少突出成效,实属不易。一旦冲击“一流大学”成功,获得更大的政策、经费支持,东北师大发展将来到一个新的高度。
2、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虽有不俗实力,但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名校云集的上海市,并没有显得那么亮眼。首轮“双一流”中,华东理工共收获了3个“一流学科”,与入围“一流大学”方阵的北京理工(3个)、大连理工(2个)相当。从这个角度来看,再加上华东理工有地域和区域经济优势,入围“一流大学”已具备了基本条件。
3-5、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
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江南大学同来自江苏,是省内仅次于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的第二梯队名校。其中河海大学的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实力突出;南京理工的特色学科是兵器科学与技术;江南大学则在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更具优势。
虽然三校均“喊话”要力争“一流大学”,但一定不会是皆大欢喜局面。相对而言机会比较大的会是南京理工大学或河海大学。
6-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
在西部地区西安市的优质高教资源是数一数二的。但由于区位优势没有东部明显,所以西安的不少好大学常被低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就是其中的典型。
作为“两电一邮”中的成员校,西电的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实力突出,热门专业录取分数早已经在多数“一流大学”之上。西北大学的考古学有全国顶尖实力。从入围“一流大学”的前景来看,很显然西电要在西北大学之上。
8、南昌大学
在全国缺好大学的省份中,江西是比较典型的代表,被视作优质高教资源“洼地”。南昌大学作为江西当之无愧的“一哥”,仅在“一流学科”之列。虽然综合实力在“双一流”中仅算作中等,但对比首轮入围“一流大学”的云南大学、郑州大学和新疆大学,南昌大学在新一轮“新一轮”遴选中并非没有机会。
总体而言上述8所表态冲刺“一流大学”的高校,东北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南昌大学5所希望更大。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