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2021新高考地区八个省市的高考方案

2021新高考地区八个省市的高考方案

发表时间:2024-07-24 05:48:28 来源:网友投稿

2021年进入新高考地区八个省市的高考方案全部公布,这八个地区涉及的考生有300多万。值得关注的是,八个省市的方案大同小异,核心处基本相同,而且公布的时间都是一致的。所以这个八个省市高考改革方案透露的信息是明确的。高考大一统时代再次来临八个省市的高考方案的命题、考试安排、科目设置3+1+2、选考科目赋分、录取批次、特殊类型等核心方式基本相同。高考科目改革从1999年广东3+X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都在变动,形成了语文、数学、英语统考科目加文综和理综的文理分科的模式。高考命题由统一命题改为各地自主命题,持续到2021年,全国只有北京、上海、天津、浙江自主命题,浙江2023年统一命题。我比较关注江苏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基本没有出圈。中国高考以善变著称的地区是江苏,在我印象中,从2000年开始至今变了五六次了吧。当年某著名大学在江苏只招理化生班不招其他班,导致某率下降。江苏2021年归队,参加全国统一命题,有两层含义:第一,江苏彻底摘掉全国高考试卷最难的黑帽子;第二,高考大一统时代再次来临。看来高考改革了这么多年,只有大一统是适合国情的。本科批次划线的突破这次八个省市本科批次划线的方式是一样的,过去这些地区都是按照文理分科的模式来划分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3+1+2高考科目设置方式,不分文理,是按照物理和历史分别划定本科录取控制线的。这种模式修正了现在北京等新高考地区只有一个高考总分分数线的弊端,因为科目选考差异很大,赋分后的高考总分含义完全不同,高校按分录取,可比性差;同时是过去文理分科的升级,意味选考物理的考生,也可以选考历史和政治,选考历史的考生可以选考化学和生物,减少科目差异同时给考生一定自主选择权;历史和物理按原始分计入总分,减少总分差异化。在不分文理的条件下了,按物理和历史划线,相对是科学的。变化最大的是考试时间八个省市公布相同的高考时间,和以往普通高考地区和新高考地区相比,差别很大,也是最大的亮点。八个省市新高考最重要的变化是三天,不是现在新高考地区的四天。取消了空考。由于现在新高考地区的6门选考科目,所以设置四天高考时间,有空考期。而八个省市公布的考试时间缩短了,由过去半天考一门,改为9日半天考两门,一天考四门,虽然依然存在有考生由于科目选考,会存在空考,但涉及空考的考生人数会发范围减少。八个省市高考时间也是高考历史上最紧凑的,除了9日当天考四门外,9日的考试时间上午到12:15,而过去都是11:30分结束;下午考试时间到18:15。这种考试时间安排有利有弊,便于考生迅速参加完考试,以免延长焦虑。不利因素在于,选考化学、地理或政治、生物的考生,集中在上午或下午考试,一门刚考完,还没有有效的缓解,就在非常短时间内再次参加考试,对于心理调节能力弱的考生来说是很麻烦的。志愿填报模式差别大这次新高考是大一统模式,省市自选动作主要集中在志愿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三个地区采用专业加院校,二是五个地区采用院校专业组。专业加院校是以一个专业(类)加一个院校填报志愿;而院校专业组是按科目选考的专业组来填报志愿。这两种模式的优劣很难裁定。差异最大是本科批次的志愿数量,最多的是辽宁,有112个志愿,超过了历史记录。最少的是江苏,有40个。对于高考志愿数量,不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占便宜。如果考生把112个志愿全部填上,说明考生对填报的高校和专业基本没有认知。新高考志愿填报,更需要考生高考志愿有合理的梯度,要求考生对所填报的专业(类)和高校有所了解。而不是盲目填报。

2021新高考省份有哪些?

广东、江苏、河北、湖南、辽宁、湖北、重庆、福建。

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的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八省市公布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排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八省市新高考将采用“3+1+2”模式,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使用全国卷,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7日至8日;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6门由各省市组织命题,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8日至9日。

扩展资料:

新高考将为考生带来更多选择。以本科批次为例,广东省普通类本科院校(含地方专项计划、少数民族班、各类预科班)设45个平行志愿;江苏省本科批次设置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组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河北省普通类考生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

据了解为确保2021年新高考平稳落地,部分省市将于2021年1月至4月举行新高考适应性演练,具体考试时间安排为2021年1月23日至25日,演练将从考试组织、评卷到招生计划编制、志愿填报等环节进行全流程模拟,帮助考生了解新高考的试题风格,熟悉录取规则。

参考资料:人民网-八省市公布2021年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2021年有哪些省份开始实行新高考?

2021年,湖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河北、辽宁、湖北8个省份是第三批“新高考”试点省份,正式实施新高考模式,即“3+1+2”模式。

“3”是全国统考科目中的语文、数学、外语,是必考科目;

“1”为首选科目,也就是考生必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物理、历史科目中必须选择一科;

“2”为再选科目,要求考生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2个科目进行高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有部分考生把“3+1+2”模式下的分物理类、历史类进行志愿填报,还视为传统的文理分科志愿填报,这是不对的。

“3+1+2”模式,虽然要求考生首选物理或历史科目,并进而根据物理或历史选科,但这不是文理分科,而是取消文理分科,考生要以取消文理分科的思路来选择学校和专业,学校在指导学生填报志愿,选择学校和专业时,也需要有新思维。

不过尽管取消了文理分科,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依然建议,学生尽量选择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更需要理工类的人才,尤其是物理的基础性,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

高考选课做好合理生涯规划

根据兴趣和未来规划选择专业和选考科目,减少功利性选择

新高考政策给学生赋予了更多的选择权,更加尊重学生自我的兴趣和认知。不管是学科选择还是志愿填报,都直接指向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生涯规划。

所以邢朝霞建议考生一定要合理规划自身职业发展路径,“要根据兴趣和自身发展规划选择喜爱的专业和选考科目,减少单纯应对高考的功利性选择”。

在陈志文看来,现在高中生生涯规划的背后逻辑往往是把专业和职业直接挂钩,而实际上“学什么和干什么并没有直接关系,学什么不干什么是普遍现象”。

所以陈志文提出,新高考改革后要加强生涯规划指导的专业性。生涯规划是非常复杂的事情,需要丰富的社会阅历,一般老师是承担不了的。

“生涯规划需要请社会阅历丰富的专业人士加入,家长很多时候比老师更靠谱,学校可以多挖掘家长资源。另外需要重视一线实业的情况,比如此前大家都认为去银行工作一定需要学金融。

实际上现在银行更需要有计算机、统计学、数学背景的人才,所以可以邀请银行总行的人力资源总监,讲清楚银行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陈志文说。

金柏江认为学生和家长也要调整认知,“从长远来看,报志愿只是大学培养阶段的入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如果学生发现自己不适合所学专业,能否进行调整是学生和家长应该关注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洪成文也认为,“所有今天的选择都是暂时的选择,将来在大学进一步深造的过程中,都是可以加以微调的,不要有宿命论的思想,认为一旦选错终身就错。”

“要告诉这些学生们,大学和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具有一定的校正功能,只要你有自己的兴趣,只要勤奋努力,错了也不要怕,要相信大学和高等教育有这个调整的能力。”洪成文说。

以上内容参考:教育部官网

8省公布2021年高考改革方案,这次的改革对学生们有什么好处?

这一次2021年的高考改革方案的话,在8个省份进行了试点,那分别是湖南,湖北,广东,重庆,福建,江苏,辽宁和河北。而这8个省市采用了新的实施方案是3+1+2的这种模式,它这种的意思就是三指的是语数外三大主科,一科指的是要在历史和物理两门科目当中,作为一门来作为首选考试的科目。

二是指再选科目考生就要从生物化学思想中,政治地理4个科目当中选择两门进行再次考试的科目。所以就组。这一次改革试点的3+1+2的一个模式,那么还有一个新的地方改革就是除去三大主科是和全国统一。一起使用的试卷,而且日期也是一样的,那么后面的再选科目和其他的科目都是由每个省份进行的组织试卷的一个命题。

那么这对于考生来说其实是非常的划算,而且非常的占有一定的优势。

特别是除去三大主科,不说后面的1+2的这种模式的话,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因为在以往的话分为理科和文科,作为理科生的话,除去三大主科以外,化学,生物物理这三个是必学项目,而文科生除去三大主科。

历史地理政治也是必考的项目之一,那这次的话其实根据学生自己综合的一个情况条件。那么去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来进行高考的考试这种的话其实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一个学习成绩的提升。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新型的一个考试方式,这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更好的去发挥自己所擅长的科目,那么在以后人才的。

也是更加有助于他们往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学习去钻研,那这对以后的一个选拔人才方面来说。其实是非常的有优势,那同时更多地也给考生们打开了高考的这扇大门的希望之路。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