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箜篌和竖琴的起源

箜篌和竖琴的起源

发表时间:2024-07-24 06:26:23 来源:网友投稿

古代的箜篌可粗分为竖箜篌和卧箜篌,卧箜篌起源于中国春秋时期的楚国,竖箜篌则是从波斯经由西域传入中原的。竖琴起源于古波斯(伊朗),早期的竖琴只具有按自然音阶排列的弦,所奏调性有限。

先有箜篌还是先有竖琴

先有的竖琴竖琴出现于公元前三、四千年,而箜篌据考证,流传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的箜篌是仿西方竖琴的形式造的,但中国古代箜篌不是这个样子,竖箜篌大概东汉从波斯传来的。

箜篌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常用于独奏、重奏和为歌舞伴奏,并在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中应用。

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隋书音乐志》记载:“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之乐器。”

竖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起源于古波斯,早期的竖琴只具有按自然音阶排列的弦,所奏调性有限,有四十七条不同长度的弦,七个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调性。

但是两者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竖琴单排弦,箜篌双排弦,竖琴长匣形共鸣箱,箜篌琵琶形共鸣箱,竖琴共鸣箱侧面光秃,箜篌共鸣箱的左右两面各有一行雁柱,竖琴琴柱是圆柱,箜篌琴柱一般是方柱。

与箜篌有着同宗同源的关系是

箜篌与竖琴二者是同源同宗的乐器,均是由中亚起源。竖琴起源于古波斯,在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称呼、形制、弹奏方式。东汉时期竖琴由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为避免与汉族的箜篌混同,称竖箜篌,或“胡箜篌”。

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明代以后逐渐失传,后消失,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获得重生。现代箜篌为共计72弦的左右同音双排弦,琵琶形共鸣箱,箜篌琴柱为方柱,偶而会在顶端装饰凤凰首;现代竖琴为单排弦,长匣形共鸣箱,圆柱琴柱。

竖琴是箜篌演变来的吗

竖琴不是箜篌演变来的,竖琴起源于古波斯,卧箜篌起源于中国春秋时期的楚国,早期的竖琴调性是有限的,因为只具有按自然音阶排列的弦。

箜篌属于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也是拨弦乐器,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古代的时候除了宫廷乐队使用,在民间使用的也十分广泛,箜篌的历史十分悠久,音域宽广,音色十分清澈,表现力强。

竖琴起源于古波斯(伊朗),出现在公元前三、四千年,在当时形状就像是一个有弦的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

竖琴有有47条不同长度的弦,弦音的高低是通过7个踏板来改变的,可以演奏出所有的调性。

竖琴是单排弦,箜篌是双排弦,竖琴是长匣形共鸣箱,共鸣箱的侧面是没有任何辅助的,琴柱是圆柱,箜篌是琵琶形共鸣箱,左右两边各有一行雁柱,琴柱是方柱,琴柱的顶端有凤凰首。

箜篌是从波斯经由西域传入中国的,之后成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弹弦乐器,在古代的时候有三种,分别是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

箜篌和竖琴源自一脉吗?

这个问题不准确,应该说竖箜篌和竖琴源自一脉吗?

箜篌是几种乐器的总称, 古代的箜篌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起源于我国的有品似筝的长条形的弹拨乐器,后来失传,类似于现今韩国的玄琴。与竖琴没关系。

第二种是竖箜篌,从西域传入,与竖琴同源,三角形类似于半边梳子, 明末清初失传,我们在壁画国画、游戏中看到的多是这一种。.

第三种是凤首箜篌,从印度传入,国人少有人弹奏,早已销声匿迹, 它就是现今的缅甸桑柯,是否与西方竖琴同源就不清楚了。

从民国开始一大帮音乐者一直试图在恢复竖箜篌,这种状况持续到现在。 解放后60、70年代,一些人走上了借鉴竖琴、改革竖箜篌的道路,在1980年左右研制出了雁柱箜篌,形似竖琴,双排弦,弦下有码,像古筝一样能做揉按滑颤的新生的中国民族弹拨乐器。 雁柱箜篌与古代的竖箜篌虽有传承关系,但形制上差异很大,所以现在仍有人怀着对古代竖箜篌的美好憧憬,正努力的试图复制、复活古代的竖箜篌。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