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音阶口琴配重块的作用
半音阶口琴配重块主要的作用是增加口琴的重量,配重块并不是半音阶口琴必须要的配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的添加即可。半音阶口琴主要分为十孔、十二孔、十四孔、十六孔四种。
关于半音阶口琴压音
首先说压音:我在练吸气压音的时候发现一个规律,低音的压音需要舌头更靠近根部的位置用力抬起,而高音需要将舌头抬得更往前些,您遇到的问题可能与之有关,我用的是C调的SUZUKI。不同的音高压音的感觉不一样,你可能更习惯某一区域的感觉。而且貌似大家普遍反映压音与琴的牌子有关,SUZUKI更容易些。不过我的SUZUKI也是低音不好压。可能两种因素都有吧。
压音不一定是要两个簧片一上一下,复音口琴也可以压音的。楼上所说的用嘴唇实现压音的技巧是存在的,但是其可控性和效果往往不及用舌头的,所以不太多见,我在复音琴上用过。
另外说半音阶琴压音:正常的半音阶琴是不能压的,你在视频里看到的是进行改装后的半音阶琴,需要将膜片去掉,并且对簧片进行处理,而且不是任何琴都适合这么改造的。如果没有过充分的改琴经验,则风险比较大,不建议随便改。与其冒风险改琴。不如多练练压杆的技巧,效果会更好。
关于复印口琴和半音阶口琴
还是有区别的。
C+C#的复音组合不能等同于半音阶口琴。除了一个像二重唱一个像独唱外二者的结构和演奏特点、技巧都不一样。
半音阶口琴是单音口琴音色有点像小提琴,而复音口琴音色更偏向手风琴。二者的音色差别之大是口琴选择的主要原因。(复音用“提琴奏法”也完全不同于半音阶,一耳朵就可以分辨出来。)
半音阶口琴有防漏气膜片,比复音省气不少(因为太省气了以至于刚接触半音阶口琴的人甚至觉得有点“堵”),发音也更细腻悠长甚至有的音像丝一样细。
半音阶口琴的变音键作用极大,除了可以演奏半音外还可以让乐曲演奏的更加流畅(因为有些音是可以用多种方法发出的,通过变音键可以选择更流畅的演奏方法————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高级阶段)。变音键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装饰音、波音、颤音的演奏,这几乎是半音阶口琴的独门秘籍可以说无琴能及(百度视频中搜索半音阶口琴曲《睡莲-The Water Lily》可作为参考。)
复音更具地域性(其音阶排列适合演奏一些和声),半音阶则更具国际性(半音阶口琴的音阶排列很有规律像钢琴或像复音口琴的中音区)。C+C#的复音组合难度要大于半音阶口琴。
总体而言从长远来看半音阶更具优势。
注:半音阶口琴指的是12~16孔的标准半音阶口琴(10孔的半音阶没有防漏气膜片不推荐),不要买16孔以上的像24孔之类的所谓半音阶口琴。
初学半音阶口琴可选择:天鹅12孔加厚座板那一款,奇美12孔或HOHNER 255。
如果你觉得12孔音域不够宽(三个八度)可以选择16孔(四个八度)。
请教,半音阶口琴与重音口琴吹奏方法有什么不同
重音口琴只是复音口琴中的一种,其吹奏的方法完全与复音口琴相同, 必要先了解复音口琴就 行了。再谈与半音阶口琴的比较。
复音口琴是双音簧片发声,琴格是上下音簧片发相同的音(有细微的差别),有【震音】的效果,音色清脆明亮,具很强的穿透力,委婉动听,由于双音簧片发音,音量很大。常用的有16孔的、21孔的、23孔的、24孔等,都是按标准音阶排列。口琴格上所有的,1、3、5、都为吹发音,2、4、6、7、都为吸发音。 并按照一吹一吸的间隔平均排列,同一标准的音位排列音阶。发音音域和吹琴的气息容易掌握,容易吹奏和掌握音准。做为独奏乐器相当好听,也易于轻松吹奏。适宜吹奏几乎所有类型的乐曲。复音口琴需首先学习C调的口琴。只要学习掌握好了一种复音口琴,其它孔数的、其它调式的,复音口琴、重音口琴、回声口琴等等,基本上都可以做到一上手就可以吹奏。也利于学习半音阶口琴。
重音口琴是复音口琴中的一种。也叫复音重音口琴。琴格是上下音簧片的发音相差了一个八度,所以叫重音。与音阶的排列和吹奏方法与标准复音口琴完全相同。由于音色较复音低沉,气息量要求很大,相当与在复音口琴上吹奏八度和音的效果。音准较复音难掌控,适用于重奏、伴奏类口琴。
半音阶口琴。半音阶口琴一般有十二孔和十六孔两种。每孔分上下两格,但每格有 两个簧片,所以每一孔就有四个音。一把十二孔口琴就有48个音。口琴的吹口下面装有一个弹条,在吹奏时把弹条一按,它的发音就会升高半度,再把弹条一放,又恢复到原来的音高。一般都需要在掌握和吹奏好标准的复音口琴的基础上,再来练习掌控这种可以随时半音变调为最大性能作用的口琴,才比较适宜。学习和吹奏 的难度要比复音口琴大得多。由于这种口琴是单音的,音色单一,单发音簧片体积又很小,发音量不大,一般独奏需要扩音,演奏时一般也需要与其它乐器伴奏才能发挥效果。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