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巴乌是什么乐器

巴乌是什么乐器

发表时间:2024-07-24 07:06:32 来源:网友投稿

巴乌属竹管铜簧乐器,簧为舌形,是彝族、哈尼族、傣族、佤族、布朗族、苗族等族的吹奏乐器。传统的巴乌音域窄、音量小,但音色优雅,常用于独奏、合奏或为舞蹈和叙事歌等说唱伴奏。

巴乌是什么乐器 巴乌简单介绍

1、巴乌属竹管铜簧乐器,簧为舌形,是彝族、哈尼族、傣族、佤族、布朗族、苗族等族的吹奏乐器。传统的巴乌音域窄、音量小,但音色优雅,常用于独奏、合奏或为舞蹈和叙事歌等说唱伴奏。

2、在民间,巴乌常用于独奏、合奏或为舞蹈和叙事歌等说唱伴奏。近几十年来巴乌经专业工作者的不断改革,音色不变,音域扩大,音量增加,适于演奏宽广、抒情的音调。合奏时它也可以作为高音乐器与低音乐器的桥梁。

3、巴乌的品种较多,在哈尼族,有单管、双管之分,由于竹管长短、粗细的不同,还有高音、中音和低音巴乌之分。彝族的巴乌有竖吹和横吹两种:管身粗而长者横吹;细而短者竖吹。

巴乌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乐器

巴乌是彝族、哈尼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这种乐器在云南省红河、文山、丝茅、西双版纳、临沧,以及德宏、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贵州省黔东南和黔南等地非常流行。而巴乌属于簧管乐器,一般会用于独奏,也可以为为舞蹈和说唱伴奏。

巴乌乐器的所属民族

巴乌是彝族、哈尼族、佤族、傣族、布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这种乐器流行于云南省红河、文山、丝茅、西双版纳、临沧,以及德宏、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贵州省黔东南和黔南等地。

巴乌属于簧管乐器,这种乐器经常用于独奏或为舞蹈和说唱伴奏。而把乌虽然音域窄、音量小,但是它独具民族风格,民族色彩浓郁。

把乌在民间以单管为主,但是也有双管把乌,而这种被称为“双眼把乌”。把乌传统的演奏方式均为直吹,它的音色柔美、悦耳,很多哈尼族、苗族青年在恋爱时,都会用把乌来传递爱慕之情。

什么是巴乌?它和葫芦丝有什么区别

分类: 文化/艺术 &gt&gt器乐/声乐

解析:

巴乌

巴乌是彝、哈尼、傣、佤、布朗、苗等族吹奏乐器。流行于云南省红河、文山、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德宏、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贵州省黔东南和黔南等地。

管身用细毛竹、青竹制,下端(或右端)开口,上端(或左端)留竹节或木塞封闭。上端管壁开长方形吹口,用蜂蜡粘一长方形竹或铜制簧片,簧舌呈三角形,有细蔑编制的活动簧套。管身开八孔(前七后一),与吹口成四十五度角。有的在下端开二至四个尾音孔。

品种有单管、双管之分。管身粗而长者横吹;细而短者竖吹。常用巴乌全长30—60厘米。音域:高音巴乌f1—g2、中音巴乌b—c2、低音巴乌f—g1。

演奏时竖吹口含簧片,横吹将簧片置两唇间,气流振动簧片并激发管内空气柱共鸣。用吐音方法吹奏,有滑音、打音、颤音、抹音、琶音、飞指等技巧,可用循环换气法奏长时值音符。

近年云南民族乐器制作师杨声制成木管巴乌,用紫油木制,设铜插口。

葫芦丝

葫芦丝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葫芦箫的历史较为悠久,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维妙维肖。但它的主管已开有7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用竹筒制作的土火箭),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葫芦箫是很有特色的乐器,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一个完整的葫芦,3根竹管和平枚金属簧片组成,通体长约30厘米。在葫芦的柄端,插一竹管为吹口,整个葫芦做气箱,葫芦底部 *** 3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中间的竹管最粗,上面开着7个(正6背1)音孔,可吹出由g~g'一个八度的旋律音,称为主管。两旁的副管上面只设簧片,不开音孔,只能发出与主管共鸣的和音,通常是较细的竹管发a音,最细的发e'音。吹奏葫芦箫时,吹口朝上,含在嘴的一侧,箫身竖立,用左右手指按放音孔,右手在上,用拇指按背孔,食,中和无名指按正面上方3孔,左手按其余3孔,气流同时输入3个管口而发音。音量较小主管的音色柔润而纤秀,在两根副管持续音的衬托下,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因为它吹出的颤音有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所以又叫“葫芦丝”。

阿昌族的葫芦箫和傣族的相似,阿昌语称“拍勒翁”,用葫芦和金竹管制成。吹管长6厘米,主管长50厘米,副管分别长33和17厘米,在两支副管靠近主管的一侧,分别留有一条竹片,用细竹知与主管捆扎在一起。

在西盟佤族称葫芦箫为“拜洪廖”,3根箫管插入葫芦底部,用蜡封固,上端和竹制吹管仅长两厘米。尤为独特的是:主管除开有7个音孔外,在正面的最下方还开有两个气孔。主管演奏旋律,两根副管发出纯五度音程的持续音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持续音或需要单持续音时,还可将副管堵住。

葫芦箫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葫芦箫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为普及,是娱乐时助兴的乐器,每个村寨都有很多制箫的能工巧匠。青年男女传情达意或人们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间劳动,也经常吹响葫芦箫,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音乐工作者对葫芦箫进行了不断的改革。1958年,云南省歌舞团首先把音域扩展为14个音。近年来北京的一些文艺团体又制成两种新葫芦箫。其中的六管葫芦箫,可以吹奏单音、双音、单旋律加持续音及两个和音旋律加持续音。既保持了原来乐器特有的音色和风格,又增大了音量、扩展了音域、丰富了音响色彩和表现力。在我国民族乐器大花园中,它已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奇葩。1980年初,中央民族乐团访日小组,曾用这种新葫芦箫为日本人民演奏,受到了欢迎和好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