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弦琵琶结构
五线琵琶由琴头、琴颈、面板、背板、弦轴(琴轸)、相、品、缚弦(复手)、琴弦等部分构成。琵琶的最上端为琴头,琴身上端狭长部分是琴颈,琴颈和面板上设有十个品位,琴轸分列琴头两侧,左三右二,琴弦为丝弦,两条外弦使用子弦(定弦相同),向内依次为中弦、老弦、缠弦。
五弦琵琶的形制结构是怎样的?
关于五弦琵琶的形制,《通典·乐典》、《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礼乐志》和陈旸《乐书》等文献均载为:制如琵琶,稍小。这种五弦小于四弦琵琶的记述,与事实是不相符合的。据高德祥、柳廷信等学者研究,在北魏、西魏、北周、十六国至隋、唐各个时期的敦煌壁画中,画有五弦琵琶的洞窟就有20余处,通过比较,稍小的琵琶并非都是五弦,而是四弦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莫高窟220、322、341等洞窟初唐壁画中的五弦,并不小于四弦琵琶,特别是220窟北壁经变伎乐队中的五弦琵琶,反而要比一般的四弦琵琶大。至于五弦小于四弦琵琶的现象也确是存在,这是因为五弦琵琶本身就有大小之分。五弦琵琶的外型式样较多,颈项有直项、曲项的,音箱有半长梨形、半圆梨形、扁梅花形和扁圆形的等等。曲项、半长梨形音箱是五弦的最早形制,龟盘至山口处逐渐缩小、呈切开的长梨形,多见于敦煌早期壁画中,琴身横置演奏,琴头朝向左下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将龟盘挟抱于右肩处持拨弹奏。在莫高窟唐代壁画中,音箱呈半圆梨形的五弦较为多见,琴颈细长呈棒状,面板上开有两个对称的弯月形出音孔,这是经过中原乐工改革的五弦。莫高窟220窟的扁梅花形音箱的五弦琵琶较为独特,音箱似花瓣,琴颈细而长,琴头向后弯曲,它是古代中原与西域乐器互相借鉴、融合的见证。音箱扁圆形的五弦,有如阮咸,但琴背用整木挖制,面板中央绘有长方形的图案。
有五根弦的琵琶吗,和琵琶有啥区别?
有,区别在于:
1.五弦琵琶表现激烈的感情、磅礴的气势时,较四弦琵琶的优势更大。由于比四弦琵琶多一弦,五弦琵琶的演奏者,能够充分展现乐曲要表达的宏大场面。
2.在表现细腻情感上,四弦琵琶较五弦琵琶好。由于第五弦不存在,也就没有余音的干扰,所以四弦琵琶能够更好地凸显强弱,能带给人更深刻的感觉。
3.流行年代不同。五弦琵琶在南北朝至隋唐之间流行,到了宋代,人们几乎都改用四弦琵琶。四弦琵琶在宋代之后流行,至今,四弦琵琶的使用者数量还是大大超越五弦琵琶的使用人数。
五弦琵琶和四弦琵琶的区别在于,五弦琵琶在南北朝至隋唐之间流行,能更好地表现恢弘磅礴的气势;四弦琵琶在宋代之后流行,能更好地表现感情;四弦琵琶的使用人数远远超过五弦琵琶的使用人数。
琵琶是不是都是五根弦?琵琶的种类有哪些?
一般来说主流的琵琶有四根琴弦,由粗到细分别称为缠弦、老弦、中弦、子弦除了四弦琵琶之外以外,历史上还有过五弦琵琶,五弦琵琶的五根弦由细到粗分别被叫做一弦、二弦、三弦、四弦和五弦,五根弦也都分别对应着它的五只弦轴,五弦琵琶在宋代时逐渐消亡。琵琶分为五弦琵琶,南音琵琶,响琶、月琶、高音琵琶、电琵琶。
琵琶有几根弦
琵琶一般有四根弦,由粗到细分别称为缠弦、老弦、中弦、子弦。头部有四个弦轸分别列在琵琶两侧,每侧两个,由上至下分别称为缠弦轸、老弦轸、中弦轸、子弦轸。空弦定音为ADEa,琵琶1、2弦之间和3、4弦之间为四度音程,2、3弦之间为二度音程,所以琵琶的和声非常有中国的特色。
琵琶是很受欢迎的乐器,它的种类有很多。
五弦琵琶:
除了四弦琵琶之外,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还出现过五弦琵琶的身影。据史料记载五弦琵琶是在汉魏时期有西域传入中土,直至宋代时期,五弦琵琶的身影才渐渐被隐没。
与四弦琵琶相同,五弦琵琶的五根弦由细到粗分别被叫做一弦、二弦、三弦、四弦和五弦,五根弦也都分别对应着它的五只弦轴。
南音琵琶:
南音琵琶的构造和琵琶完全相同。琴身长93-104厘米,琵琶头为凤尾形,曲颈,共鸣箱呈梨状,但腹部较宽阔。背板以前采用松木挖空制成,现已多用较硬木材制作。南音琵琶的演奏风格古朴、独特,音韵有敲击钟磬之风味。弹奏技巧主要有:弹、挑、快速弹挑、点指、挞指、去倒、半跳、按音、甲指、快落指和慢落指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