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只是一种积累的方式
考博只是一种积累的方式,仅此而已,无论几年后我身在何处,回归文学,重读经典,是我内心的追求,回归学校,教书育人,是我事业的追求。这是考博日记第一篇,以此为记。
一袭长衫落魄的长衫,是对孔乙己的素描。这篇文章十几年前读过,现在再读,感受自然不同。
长衫文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没落。士一阶级在中国的没落不仅仅意味着那种教育制度的没落,更意味着士这一阶层本身的没落。如今士一阶层并未有中兴的迹象,就中国现阶段而言,士已经散落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商人阶层掌握着极大的话语权,这是仅次于官僚阶层的一种强势力量。
士这一阶层在现在而言,叫做知识分子阶层,其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一部分人群在近些年已经开始向古代的士官发展方向靠拢,也就是公务员的选拔方向。
小说中的孔乙己身处清末,鲁迅成文于1919年,应该说,孔乙己代表的是清末民初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现状,这部分知识分子,心在清末,而身已被革命的洪流卷进了现代。这部分人根本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社会秩序,他们多数都在穷困潦倒或者迷茫中死去。
孔乙己之名取自“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这种旧时通行的描红纸上的简易笔划字,这种字是便于儿童摹写,孔或有孔子之意,代表着旧的教育制度,这都无关紧要,紧要的是:
书生在那个时代,已经找不到自己的归属,偷,以谋生成了唯一的生存方式,这是时代的悲哀。
孔乙己很高大,而至因窃书被打断腿只能用手爬行,再至最后消失于主人公和店里众人记忆中,这也形象地反映出孔乙己这一知识分子阶层的命运。
当今中国知识分子,比孔乙己如何?我看只是多求得一餐饭饱而已,统治阶级给你饭吃,知识分子以噤言而求得饭食,如此而已,一种广泛被接受的交换。
当知识分子只剩下为图生计而奋斗这一目标时,其实,就什么都不剩下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