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初三知识点
历史的学习学习是从初中阶段开始的,尤其是在初三阶段由于要面临中考,所以各科成绩都必须保持在一个水平的界限,这样才可以对中考的总分数没有任何的影响,那么历史初三知识点有哪些?下面新励学网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
历史初三知识点
人类的形成
人类形成的过程:攀树的古猿 正在形成中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母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西方文明之源
西方文明之源——希腊、罗马。
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权参政)。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大权,罗马帝国建立。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5世纪,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7世纪日本仿照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此后大和国正式改名为日本。
7世纪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号召大家都信仰真主,放弃本部落的神,这种一神教的宣传,有利于促进民族统一。
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630年,麦加贵族妥协,承认穆罕默德为政治宗教领袖。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是由古代埃及人创造的,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公元前6世纪,佛教诞生于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要人“忍耐服从”。公元前3世纪,印度阿育王在位时,佛教由了很大发展,并向外传播。
以上是新励学网小编和大家分享关于历史初三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其中包含人类的形成西方民文明之源,亚洲封建,国家建立等等方面的知识,每一个知识面都包含的知识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学习期间,学生定制一个良好的学习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
初三历史主要知识点(一)
一、工业革命
1、含义: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它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原因:工厂手工业的生产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求
3、概况
(1)最先开始:英国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2)特点:从棉纺织业开始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3)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5年,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4)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发明: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轮船英国人史蒂芬发明火车
4、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后扩展到法、美等国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三.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墨子是战国时期人,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4.孟子是战国人,认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强调保护环境。
初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历史是初中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初三历史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人类的形成
1、人类形成的过程:攀树的古猿 正在形成中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2、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4、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母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西方文明之源
1、西方文明之源——希腊、罗马
2、公元前8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权参政)
3、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大权,罗马帝国建立。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5世纪,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2、7世纪日本仿照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此后大和国正式改名为日本。
3、7世纪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号召大家都信仰真主,放弃本部落的神,这种一神教的宣传,有利于促进民族统一。
4、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
5、630年,麦加贵族妥协,承认穆罕默德为政治宗教领袖。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是由古代埃及人创造的,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2、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3、佛教:公元前6世纪,佛教诞生于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要人“忍耐服从”。公元前3世纪,印度阿育王在位时,佛教由了很大发展,并向外传播。
4、基督教:
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现在通用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
5、伊斯兰教: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
6、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以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7、《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
8、索福克勒斯是古代希腊著名的悲剧作家,他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代表作是《俄底浦斯王》。
9、《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10、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是麦加大清真寺,位于今天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
美国独立战争
1、时间:
1775 年——1783年
2、原因:① 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② 英国的殖民压迫 。
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代表人物是 华盛顿 )
4、经过:
①、爆发: 来克星顿 的枪声( 1775 年 4 月)
②、建军:任命 华盛顿 为大陆军总司令(1775年)
③、独立:《 独立宣言 》发表( 1776 年7 月4 日)
④、转折: 萨拉托加战役 ( 1777 年)
⑤、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
⑥、承认: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3 年)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1、革命爆发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专制的矛盾社会等级森严,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的对立。
2、 过程:
(1)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2)开始的标志: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革命纲领:
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力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5)雅各宾派专政,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1794年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3、历史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 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蒸汽时代
1、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发展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最早出现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业。
3、重大发明:
(1)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此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如下:
1、印度的独立:
1947年、英国殖民统治被迫承认印度独立,但实行印巴分治遗留的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为印巴争夺冲突埋下隐患。
215世纪中期,定都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著名建筑有圣索非亚大教堂。
3、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4、《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5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当时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生产、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学习任何学科,不仅需要大量的记忆,还需要大量的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九年级历史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1、人类的形成
⑴人类是由非洲南方古猿演变而来
⑵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⑶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⑷劳动创造了人
⑸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或标志:
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产生、国家的产生
⑹三大人种形成于晚期智人时期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人种的差异只是生理特征的差异,而没有优劣之别
⑺原始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这两个社会阶段的主要区别在于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男性在父系氏族社会占主导地位母系氏族发展到父系氏族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
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及其发源地:
①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前3500年)
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前3500年)
③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岸流域(前进500年)
④中国的古代文明:黄河流域(前2100年)
3、亚非古代四大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征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位于北纬20度-40度之间
原因:
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线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大河流域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含义:尼罗河孕育了埃及和埃及文明
5、对金字塔的认识
①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②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
③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⑤金字塔是埃及奴隶主残酷剥削、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
⑥金字塔是是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的标志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总结
1.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2.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3.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苏俄)。
4.列宁找到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的标志:
1921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5.苏联成立的:
1922年底成立。
6.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7.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8.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凡尔赛和约》内容:殖民地问题。
9.华盛顿会议的受益国:美国的受害国:中国受限制最厉害的国家:日本。
10.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新”的体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 措施 :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由于罗斯福新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的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因此并没有根除经济危机)
12.绥靖政策的实质:纵容法西斯的侵略。
13.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1938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5.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的标志: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16.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或规模)的标志: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珍珠港事件)。
17.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
1942年 元旦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18.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主要的转折点: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19.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诺曼底登陆。
20.“二战”欧洲战争结束的标志: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2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标志: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22.二战后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美国。
23.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的负债国:美国。
24.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其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25.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的经济体:欧盟。的政治体:联合国。
26.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发展最快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
27.印巴冲突的根源:“印巴分治”(蒙巴顿方案)。
28.中东问题的关键:巴以冲突。中东问题的本质:领土争端。
29.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和美国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
1947年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
30.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31.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结束(冷战结束)的标志:
1991年底苏联解体。
32.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重要挑战:
1999年,科索沃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
33.我国政府应对全球化趋势的最主要措施:2001年加入WTO。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课文艺复兴
1、时间:
14—17世纪
最早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2、核心:人文主义
3、主要代表人物:
⑴但丁:①地位:文艺复兴先驱
②代表作:《神曲》(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⑵达?芬奇:①地位:意大利最画家。多才多艺的 文化 巨人
②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⑶莎士比亚:①地位:英国最的文学家
②代表作:《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四大悲剧”
4、性质:是资产阶级叩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5、意义或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第二课新航路开辟
1、时间:
15-17世纪
2、条件:
⑴欧洲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⑵欧洲人对地球的了解(相信地圆说)
⑶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传播
3、哥伦布主要活动:
⑴坚信地球是圆的,认为从欧洲出发,一直向西航行能到达东方。
⑵目的: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航路
(3)活动:
1492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光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所到的中、南美洲(除巴西)广大地区、都成为西班牙殖民地。(他称美洲土著故为“印第安人”。加勒比海上的岛屿为“西印度群岛”)。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复习知识点汇总
★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2020整理归纳
★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
★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中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
★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 九年级历史资料分析及知识汇总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考纲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