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觉得较为困难,所以有很多着重的知识点也没有抓住,导致在每次考试中都难以考出理想的成绩,所以很多家长想在此方面对孩子进行补习,那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有哪些?下面新励学网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
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北和以南地区均有明显的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地区主要植被不同的原因: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气候);河流流量不同的原因:降水的影响。
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度带中(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台湾岛西部的(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以上是新励学网小编和大家分享关于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其中包含有我国的气温降至地势分布呈现等等的内容知识可见知识量比较广,所以在学习的期间,不仅需要在课堂上注意听讲,所以还需要在课后及时补习,这样才可以加深在课堂上的知识,对考试才能取得良好的分数。
八年级上册地理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八年级上册地理必背知识点有:
1、南北气温的差异。
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北寒南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北方比南方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南方由于山岭的阻挡,受到的影响较小。
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大多数地方南北相差不大。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南北获得的太阳热量差不多。
⑶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x疆的吐鲁番。
⑷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①依据:
A、农业生产的实际。
B、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称为活动积温,它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针。
②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2、东西干湿的差异。
⑴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⑵我国降水最多地方是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地方是x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类型。
3、我国气候特点。
⑴季风气候显著:
①季风: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
②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
③季风气候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
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其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⑤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区别: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⑥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降水形式:锋面雨。
⑵气候复杂多样:
①东部: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②西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地理是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的科目。整理好 八年级 上册地理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复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地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一)
季风气候
季风概念:一年里随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转换风向的风,为:
冬季风: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
特点:干燥而寒冷
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
和西南面的印度洋
特点:温暖而湿润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二)
国家和地区
1、全世界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0多个国家。
2、世界上面积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 、美国、巴西、澳大利亚。(能画出它们的轮廓图P77图)
3、世界上人口前十位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
4、世界上国内生产总值前六位的国家: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
5、发达国家有: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多个。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三)
1、世界三大人种:
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东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种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2、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
3、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兰教:流行于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佛教:由古印度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
____:流行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4、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5、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6、说出一些列入世界 文化 遗产名录的聚落名称。
猜你感兴趣:
1.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2.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4.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5.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重要知识点是什么?
1。中国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6,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7,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8,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9,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10,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1,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2,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3,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河南省,面积最大的省份是新疆省。
14,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5,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6,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17,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18,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19,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0,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1,主要山脉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2,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23,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24,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
25,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26,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7,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28,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 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29,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梯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30,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盆地。
31,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27,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33,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
34,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
35,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36,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37,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干湿地区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8,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39,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是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40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来自于昆仑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
41,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40,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42,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黄河上中游的分界城市是河口 ,中下游的分界城市是孟津。
43,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
44,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45,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 ”之称。
46,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城市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城市湖口。
47,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宾以下城市四季都能通航。
48,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49,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0,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51,我国主要是耕地少,林地多,难利用土地众多,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扩展资料
1, 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 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工业带。
3,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 ,(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