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空姐如何克服飞行中的坏情绪
航空空姐如何克服飞行中的坏情绪,下面育路航空航天招生网小编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情绪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部分,是人的一种本能。当对我们有影响的事情发生,或者将要发生,情绪就在我们的心理出现。每个人在情绪被激起后,都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即情绪反应。及时的反应可以救我们于危难,但过度的反应却能搞砸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对于飞行人员,识别自己工作中的不良情绪,比如:紧张,焦虑,愤怒,积极的进行自我调节,做出适度的情绪反应,不但能保证我们的飞行安全,而且在航班不正常时,能为我们减少许多人际冲突,避免麻烦。
有这样一次颇具代表性的例子:当机组走进机场,开始一天的航班,可因为飞机晚到,要执行的航班早已延误了若干小时。飞机刚刚到但需要的地面保障,加油车,搬运工,供应品等等都还没有见踪影。机组好容易完成准备后,摆渡车拉来了满腹抱怨的旅客。在旅客登机完成结束后,机场风向发生变化,临时更换跑道,飞机起飞需要等待,航班继续延误。正当飞行员正忙于联系管制员,签派员协调飞机起飞的时候,驾驶舱内又响起了急促的来自客舱的铃声。这时驾驶舱内的飞行员,打开舱门,带着累积许久的情绪,去回复刚才那个来自客舱的呼唤,看到是混乱的旅客,焦急的乘务员。结果在客舱又遭遇了出言不逊的旅客,飞行员的愤怒最终爆发,同旅客发生了冲突 这个已经延误的航班,还没有起飞就这样给搞砸。事后机组不但被投诉,而且被航空公司做了处罚。真是个让人很郁闷的航班!
这个例子里机组的情绪和情绪反应很明显。他们为让飞机尽快起飞的努力一再被干扰,内心中的不快便一点点的开始累积。当那位飞行员带着情绪走到客舱,并遭遇同样很生气的旅客时,他的情绪立即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 情绪的不反应期(心理学术语)。在不反应期里,我们似乎失去了理智,被愤怒的情绪牵着鼻子走,忽略了许多能让我们缓解愤怒的信息,反而更倾向于 火上浇油 的东西。(飞行员很容易就发现了生气,发表抱怨的旅客)如果这个时间持续,类似愤怒这样的消极情绪会逐渐的恶化,人很容易出现不当的言语,夸张的肢体动作和其他攻击性行为,冲突可能一触即发
说到这里大家不难看出,愤怒的情绪反应给机组造成了麻烦。我们不禁要问,在如此复杂,混乱的环境下,控制好情绪可能吗?我觉得,只要我们做点积极的事情,是可以避免过度的情绪反应!让我们还是从这个不反应期入手。它虽然是人情绪反应的特征,是人的本能,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却是可以缩短。更短的不反应期,就意味着我们失去理智的时间的变短,能更早意识到自己怎么了,自己在做什么。
如何去缩短不反应期呢?首先要找到引起我们负面情绪的原因。在事例中机组如果能早点意识到外部的干扰,会引起他们的不快,且积极的去思考和行动,就能避免自己产生进一步的愤怒。比如:接飞机前,预估一下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尤其是那些会让自己愤怒的事情,在脑子里做一个简单应对的预案,想必就不会有那么长的不反应期,最后发生和旅客的冲突。
其次在做出行为前,我们需要三思而后行,要考虑下自己行为会对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当感觉到自己有强烈的情绪时,可以尝试保持几分钟的沉默,避免和更多的人接触,暂时不采取任何行动,一个巴掌拍不响,不充当做坏情绪的传递者,避免激起其他人的坏情绪。这样一来即使存在让人愤怒的原因,导致我们情绪反应过度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不反应期也就能成功的缩短。如果例子中的飞行员,不离开驾驶舱,后面的冲突也就无从谈起。
还有每次飞行前,我们不妨做个心态的自我问答,内省自己当下的内心状态,避免带着不良的心态,尤其是烦躁,去执行航班。因为烦躁往往是情绪的放大器,容易让人激动,愤怒,还会延长不反应期。
最后在每次不良的情绪事件发生后,去尝试关注下自我。
1、回忆下当时自己处于情绪中,身体有什么样的反应,话语有什么样的变化。当下次再出现类似的的躯体变化时,我们就能觉察自己处于情绪之中。
2、回忆下,自己为什么会在事件中变得如此的愤怒,是什么样的原因激起了自己极端的情绪,或许在航班不延误的时候,自己也会被这个原因激怒。看看自己能不能做点什么,削弱这个下诱导自己发怒的原因。
3、换位思考,尝试去理解事件中别人的反应。比如这样的考虑:或许地面人员也是刚刚知道飞机落地了;旅客焦急等待了许久,甚至是还没有吃饭;这个出言不逊的旅客可能有什么急事,或者他有乘机恐惧;那个时候乘务员确实需要帮助,或许我们太长时间没有通知她们下一步行动是什么,等等。
4、即使是失败的情绪事件,也不必太放不下。放轻松我们不是所谓的圣贤,都有情绪反应不当的时候。多多关注自己,下次航班出现状况的时候,相信自己一定能做的更好。
成功的度过不反应期,适度的表现自己的情绪,与完成一次漂亮的落地同样值得我们去自豪。稳定的情绪状态,是我们实现飞行安全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机组合作顺利的一块基石。调试好心情即使航班不正常,我们也能自如应对,飞得更安全,更安心。
假如你是空乘人员在飞机上若遇到不讲理的乘客,你应如何处理?
1.平心静气不正面迎接对方的不良情绪。美国经营心理学家提出了能使人平心静气的三个法则。
降低声音:声音对自身的感情将产生催化作用,使已有冲动表现得更为强烈,造成不应有的后果。2.闭口倾听如果发生了争吵,先听听对方的,让对方把话说完。要尽量做到虚心诚恳,通情达理。靠争吵难以赢得人心,解决之道是彼此理解,而这在吵架中很难做到。
愤怒情绪发生的特点在于短暂,气头过后,矛盾就较为容易解决。
3.交换角色卡内基·梅伦大学的商学教授罗伯特·凯利,在加利福尼亚州某电脑公司遇到一位程序设计员和他上司就某一个软件的价值问题发生争执时。教授建议他们互相站在对方的立场来争辩,结果五分钟后,双方便认清了彼此的表现多么可笑,大家都笑了起来,很快找出了解决办法。
扩展资料:注意事项在空乘工作中,乘务员会遇到各种不顺心事件,当旅客用尖酸刻薄的语言,百般挑剔、无理取闹的时候,此时乘务员该如何控制场面,并缓和紧张气氛,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乘务员所拥有的情绪调整和超强忍耐力。当然在飞机上碰见刁蛮乘客的情况还是很少的。一般乘客都只是静静地坐飞机,希望能够尽快到达自己的目的地,没有那么多是非去挑拨。
怎么克服坐飞机时的恐惧
有以下几种方法:
1.搞清楚引起恐惧的原因:找出使你害怕的原因,发现让你焦虑的反应是如何引起的。当你焦虑水平还未升高时,找出触发原因,可以控制你的恐惧。
但是如果你有见识,“如果…会怎样?”的想法就会被事实真相所限制。尽可能的熟悉事实真相。它们不会消除你的焦虑,但会帮助你去控制它。3.预期你的焦虑预期性焦虑指我们预期恐惧时的焦虑。
它通常是你在飞行过程中经历的最强烈的焦虑,但它不能准确预测你在飞机上的感觉。它通常远远大于你实际经历的焦虑。
4.将恐惧与危险区分开人们通常很难将焦虑与危险分开,因为你的身体对两者做出的反应是一样的。
所以要明确你的恐惧只是焦虑,不是危险。告诉自己焦虑会使你更容易产生可怕的想法。提醒自己感到焦虑并不意味着你处于危险中。
即使在感到强烈焦虑时,你也是安全的。
5.焦虑带来的直觉会误导(1)焦虑会欺骗直觉:当你非常安全的时候,焦虑会让你误认为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在这些情况下,你的直觉总会让你去躲避,但如果你跟着这些直觉走,反而会加强你的焦虑。
(2)你可以战胜焦虑:一般来说做焦虑试图引导你的相反的方向的事情。与焦虑告诉你的事情抗衡,但是接受焦虑带给你的不适。
6.消除飞行过程中颠簸造成的焦虑要想在遇到气流撞击飞机时控制好焦虑,最好了解一些飞机构造。在现场要专注于控制你的焦虑,不要考虑气流会如何结束或它可能导致多么严重的后果。
提醒自己你是安全的。
7.告诉同行者如何帮助你同行者需要知道什么使你害怕,以及怎么帮助你应付飞行中的焦虑。你需要做的是搞清楚焦虑触发因素,并向同行者提出有用的具体的帮助你的方法。
8.重视每一次飞行暴露在恐惧中是克服恐惧症的有效方法。
每次飞行都为你提供了一个使你下一次更放松的机会。 你需要做的是重塑你的大脑,使其对造成你恐惧的起因变得不再那么敏感。扩展资料:如何克服恐惧恐惧是人类自身对事物的不了解、不确定,因此通过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扩大认知视野,判定恐惧源。认识客观世界的某些规律,认识人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确立正确的目标判断,提高预见力,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会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对恐惧的免疫能力。
其次要培养乐观的人生情趣和坚强的意志,通过学习英雄人物的事迹,用英雄人物勇敢顽强的精神激励自己的勇气。在平时的训练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在艰苦的环境下磨炼自己,培养勇敢顽强的作风。这样即使真正陷入危险情境,也不会一时就变得惊慌失措,而是沉着冷静,机智应付。
另外平时积极参加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各项心理素质。比如:进行模拟训练危险情境,设置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形成对危险情境的预期心理准备状态,就能够有效地战胜紧张和不安等不良情绪,提高心理适应和平衡性,增强信心和勇气,以无畏的精神克服恐惧心理。
如何克服坐飞机紧张
1.提前“踩点”通常,人们对某种事物感到恐惧是源于不适应。同样乘坐飞机次数越多、对机场越熟悉,“恐飞”症状也就越弱。
2.咨询医生“恐飞综合症”较严重人群可在出发前期咨询心理医生,学习稳定情绪、舒缓压力的方法。
3.模拟飞行训练目前,一些机场已建立“模拟飞行区”,旅客们可以在其中感受真实的飞行并学习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4.放松身心心跳加速、微微出汗、手心潮湿,这些都是心情过于紧张的表现,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太极、瑜伽等运动排解。乘坐飞机时可通过深呼吸和冥想等方式来减压放松。
5.了解航空原理有些人担心乘坐飞机会遭遇空难,但只要了解一些空气动力学和航空学知识后就会知道,其实发生空难的概率极低。因此建议大家乘机前先了解一些飞行知识,并相信飞行员们都是训练有素、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士。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