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每个城市都应有自己独特的味道

每个城市都应有自己独特的味道

发表时间:2024-07-25 10:49:41 来源:网友投稿

看点与思考:

城市是什么?什么样的城市才具有魅力?什么是街区?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为什么街区文化如此重要?

对做地产的人,很有必要在此倡导一下“街区文化”。

街区文化是一个城市的一道菜,能够让人品尝出这个城市特别的味道。

欧美的许多城市都有呈现浓郁历史文化氛围的街区,街区的场景,使城市在视觉上就散发出魅力与活力。

伦敦的牛津街区、意大利的米兰街区、美国的环球CITYWALK、圣地亚哥霍顿中心,都是享誉世界的街区。

街区来源于一种规划设计理念BLOCK:B-Business(商业)、L-Life(生活)、O-Open(开放)、C-Crowd(人群)、K-Kind(亲和)。

街区是居住、商业和文化的集中融合,既提供生活起居空间,又有丰富的生活配套。

街区各个模块之间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互动机制,便于邻里交流和交往,形成亲切的人文环境。

街区将文化、居住、休闲、娱乐、商务等组合在一起,是现代社会一种最具人性化的生活模式。

街区的最大特点就是里面有一种浓烈的场景感和生活感。

林荫拂面的小路,蜿蜒宽窄的街道和巷子,临街而建的商业小铺,高矮错落的建筑,无不体现精致的城市气韵。

人们在街区随意漫步、休闲、购物,在街区生活从容不迫,气定神闲,富有活力和文化氛围。

浙江某个县级市北部,一片大工地,到处在建设,一条条宽直的马路,很漂亮,新城即将出现,日新月异。

在被马路隔成一个个方格的土地上,除医院、学校外,其他就是一个个楼盘,高楼大厦,将城市高度一天天托起。

众多楼盘中70-80%的建筑都是古典欧式,群起的“欧罗巴”建筑一步步侵蚀着这个江南小城典型中国山水背景下的自然环境。

苏州工业园区是按照新加坡人的理念规划的,宽阔笔直的马路把各个居住区及工业生产区清楚地“隔离”开来。

园区少有沿街店面,绿化与围墙将各个小区分割开来。商业和生活便利主要集中在“邻里中心”,很不方便。

常在园区生活的人可能会对这个城市有一种“冷漠”感。

城市化和旧城改造运动在各城市演绎着,时常走在这些城市,但却很少看到美丽天际线,也看不到温馨城市空间。

我们居住的小区看上去似乎很漂亮,但却是孤立的,没有交流空间,买房时售楼员说的会所变成了对外经营的CLUB。

没有聚集休闲的地方,没有出门就“触手可及”的便利,没有花花绿绿的街道,没有邻里的交往,没有街区文化。

我在上海北外滩住过几年石库门房子,那里的弄堂文化,呈现一片“市井”生活画面,感觉那才是真正的上海。

道路、街坊、弄堂,到处张灯结彩,各种生活服务和商店,随处可见,下楼几步即可取所欲取,生活十分便利。

张家阿婆李家大妈,王家儿子,吴家小妹,你来我往,大都熟悉,每天有交流。里外种种事在此交汇,演绎。

但那里早已被移为平地,代之而起的是现代化高楼,只让人留下对石库门的美好回忆。

很喜欢上海的绍兴路、思南路、复兴西路、长乐路、富民路等一些马路及这些马路周边的街区。

走在这些路上,能感受到城市的味道,能清晰地闻到上海历史文化的芬芳气息。

曲曲的马路窄窄的巷子,林荫步道,具有质感和层次的建筑,小书吧,咖啡馆,温馨的院落,浓浓的生活氛围。

由于工作的缘故,我常到各地的城市出差调研,在各城市行走时,就特别留意这个城市的街区构景。

街区文化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味道,应该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灵魂。

����L�sY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