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分宜县的历史沿革

分宜县的历史沿革

发表时间:2024-07-25 11:17:57 来源:网友投稿

分宜古为吴、楚之地。

后属袁州府宜春县。

宋雍熙元年(984年8月),析宜春之神龙、招贤、丰乐、化全、儒林、彰善、挺秀、文标、旌儒、清教10乡,立分宜县,仍属袁州。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分宜县计16798户,28492人。

元初袁州隶属湖南行省,至元十九年(1282年),袁州府升为袁州路,隶江西行省,分宜属袁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路为府。

明、清两朝,分宜属袁州府。

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废府留县,分宜直隶江西省。

民国3年,全省分四道(豫章、赣南、浔阳、庐陵),分宜属庐陵道。

民国15年,废道尹制,分宜直隶江西省。

民国21年,江西省分为13个行政区,分宜属第8行政区。

民国24年,江西省调整为8个行政区,分宜改属第2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江西初设9个专区,分宜属袁州专区。

1952年,调整为6个专区,袁州专区与南昌专区合并,分宜属南昌专区。

1958年,南昌专署迁宜春,改名为宜春专区(后称宜春地区),分宜属之。

1983年7月,恢复新余市,分宜属新余市管辖。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