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成语“锱铢必较”是什么意思

成语“锱铢必较”是什么意思

发表时间:2024-07-25 16:55:23 来源:网友投稿

基本解释:

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词语分开解释:

锱铢:1.锱和铢。比喻微小的数量。2.比喻微利﹐极少的钱。

一.语出《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旧制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形容极其微小的数量。用来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二.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三.发音

zīzhūbìjiào

四.释义

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极小的差别也不放过,在极其细微的差别中决出胜负。很少的钱也要计较。形容非常小气。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锱:古代一两的四分之一;铢;古代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五.示例

1.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贤否罹害,如玉石俱焚;贪婪无厌,虽锱铢必较。

2.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就是族中支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关,锱铢必较,一些情面也没有的。

3.宋·陈文蔚《朱先生叙述》:先生造理精微,见于处事,权衡轻重,锱铢必较。

4.沈从文《菜园》:他不能同人锱铢必较的算账,不过单是这缺点,也就使这人变成更可爱的人了。

5.《明史·汤开远传》:事急则钜万可捐,事平则锱铢必较。

六.出处

1.《明史·汤开远传》:事急则钜万可捐,事平则锱铢必较。夏衍《论正规化》:涉及个人,则睚眦必报,锱铢必较。亦作锱铢较量。

2.《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况你学业日进,发达有时,何苦锱铢较量,讨人便宜怎的。《镜花缘》第十一回:些须银色小事,何必锱铢较量。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