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更高效地读书丨阅读经验分享
1制定阅读计划
先要明确一点,制定阅读计划不一定要一板一眼地按照计划来阅读,而是让阅读这件事变得更有计划性。我觉得作为成年人,要有时间管理和规划事务的能力。
这个阅读计划先从读书选择开始吧。应当多读那些被多数人验证过其价值的书。阅读经典就是如此,所谓经典,就是被时间、实践、无数人都验证过其具有较高价值的书籍,比如《远大前程》这类世界名著。
我一般读书会优先选择老师或是名家推荐的书,就是被权威人士称赞过的书。其次选择自己当时感兴趣且评分比较高的书,这个评分可以是豆瓣评分,也可以是身边人的评分。最后才选择当下畅销,热度比较高的书。
优先多阅读经典书籍。当然阅读的口味可以多样化,在阅读一两本比较晦涩难懂的经典书籍时,可以搭配一两本比较轻松好读的书。慢慢摸索形成自己的阅读书单。
2定期总结阅读情况
我一直有读完书去豆瓣标记的习惯,但其实始终都有漏网之鱼。从去年十月开始,我在每个月末都会写一份阅读总结。在这份阅读总结里,可以回顾这一个月读了那些书,对于每本书有哪些感想,像是小日记,记录下自己思想的轨迹。
3学会标记和评论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保持记笔记的习惯。我一直都有读书笔记本,从大一到现在,已经记了三本,专门摘抄我在阅读时看到的有启迪的、有美感的句子,兴致起时,会在句子下写一两句评论,注意用不同颜色的笔。用kindle看书后,也随时标记句子。有时候看书时头脑闪过的一些想法,要有记录下来的习惯。
读一些理论干货类书籍,做笔记也很重要,这类笔记可以和文学性书籍的笔记分开来做。要列好条理再进行补充,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4读完书后再看书评
很多人也会遇到这种情况,看完一本书以后晕晕乎乎,我的习惯就是去找书评来看,一些精彩的书评可以解开你的疑惑,梳理你的思路,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这本书。但是别在读书之前就看书评,这样很容易带入先入为主的观点,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等到读完书以后,带着自己的一些想法再去看书评。
5和他人交流阅读感受或写书评
在和他人交流阅读感受时,你会感觉到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互相启迪,更容易形成自己的观点。怎么和他人交流阅读感受?可以加入一些读书沙龙,或者多结交一些热爱读书的朋友。写书评亦是如此,在撰写的过程中,你通过思路的梳理,回归文本又跳出了文本,实现和作者、读者、自身三方对话。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