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留守儿童独立生活能力
面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不能正确地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对待前途和理想的不良表现,想方设法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加强对这些留守儿童自律自立自省自强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生活、自我反省、自我努力向上的能力。关键词:自律自立自省自强正确的人生观健康成长农村留守儿童,在这个名称的背后,是一个脆弱的群体,一种酸楚的生活状态。当他们最需要父母拥抱的时候,父母却为了生活,远离家乡,一年到头只能见上一两次面。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孩子不能正确地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对待前途和理想。行为放纵、思想松懈、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心胸狭窄、性格怪异,缺乏一种应有的自我约束、自我生活、自我反省、自我努力向上的精神和动力,这一不良现象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各个部门要想方设法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加强对这些留守儿童自律自立自省自强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生活、自我反省、自我努力向上的能力,使他们和其它正常家庭孩子一道健康茁壮地成长。
一、 社会(一)、加强调查研究。首先要及时了解留守儿童成长发展有什么问题,要弄清楚。根据了解的情况,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探索解决它的办法。(二)、制定相关的政策。农村留守儿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越来越多。它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所以我们要从法律政策的层面,从机制、体制的层面来给它解决。(三)、要完善一个工作机制。工作机制就要形成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各个部门齐抓共管,然后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四)、扩大社会的宣传,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以及各种宣传媒体阵地的作用,让他们宣传保护儿童的方针政策、法律措施,另外也要宣传在解决留守儿童好的经验和好的办法。同时还要表扬留守儿童的先进分子和留守儿童的先进家庭,以他们的经验做法,把他们动员起来。这样就可以动员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切实把他们的事情办好。(五)、要动员全社会的支持。发挥志愿者、农村老党员、优秀的教师、村干部这些作用。办理“代理妈妈”、“代理爸爸”,还有其他监管的体系。同时也对奶奶、爷爷进行现代化幼儿的知识教育,让他们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六)、依法维护权益。就是进一步的来搞执法力度,执法力度要加强,对于侵犯少年儿童的情况给予打击,对于犯罪的,将其绳之以法。
二、 家庭(一)、留守儿童父母(1)纠正不正确的认识。许多留守儿童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错误认识。有的父母认为,为子女储备教育资金是最重要的;有的认为其子女没有明显的偏离社会的行为就不需要父母在身边;也有的认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对子女学业不能给予帮助;有的甚至认为,孩子的要求就是吃饱穿暖,根本不了解亲情对孩子人格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所以作为父母,必须认识到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亲情的抚慰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为外出务工父母应尽量将子女带在身边,尽到做父母的责任。(2)慎重选择委托抚养人。如果外出务工的父母实在没有能力将子女带在身边,那就要慎重考虑被委托的抚养人是否具有抚养能力,如身体、责任感、思想品德状况等。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是抚养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保障,更是心灵的抚慰,是行为上的督促和示范。如果委托抚养人没有责任心、能力有限、甚至品德不良,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所以父母应当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学习环境、比较有文化、有一定责任感、能够更好地监督和指导自己子女的亲朋好友处。(3)加强与子女的互动。首先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与留守在农村的子女联系,如尽量在节假日回家与孩子团聚,平时增加打电话或写信的次数等。在各种方式的交流过程中,除了问及身体、学习情况外,还要多倾听子女的心声,体会子女内心情感的变化,了解子女的渴望及要求。其次父母也要经常主动与子女所在的学校、班主任进行联系,交换意见,以便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心理变化。最后父母还要经常与抚养人保持联系,鼓励督促抚养人理直气壮地对自己的子女行使监护责任。(4)重视打工经历背后的教育财富。父母应善于用自己在外打工的经历来教育子女,比如从积极方面讲述自己背井离乡生活中的痛苦与磨难以及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事迹。这样做不仅可以拉近亲子间心灵上的距离,而且可以给子女提供真实的榜样,对于培养留守儿童坚强、独立、积极的个性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抚养人应增强角色意识抚养人真正担负起教养留守儿童的责任和义务,可以参加一些社会上组织的家长学校、代养人培训班等,学习教育儿童的新策略、新方法、转变教育观念;经常与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了解他们的需要及心理状况;及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学校保持联系,加强多方互动,共同采取措施保证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 学校教师们要全面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提高留守学生的自强能力,提升留守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打下最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全面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人为根本、为核心、为主体,高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为了学生。和学生交朋友,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既做严父又做慈母;既做老师又做朋友;既管教又管导,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生活积极性,促进学生自强能力的提高。教师要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更多的机会与学生在一起,去关注、影响学生,激发学生主动性。充分利用校会和班会、安全宣传栏等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同时加强学校的安全保卫,开展安全自救演练,完善“安全管理规定”,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杜绝校园暴力,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自主发展、自信发展、自强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强人。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亲情教育,让他们也受到表扬,享受成功,体验亲情,让自卑者充满自信,让孤独者不再孤独,怯懦者走向自强。积极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建设和谐班集体。实行民主班委会选举,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通过完善教育设施,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开发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从而促进每一位留守学生的健康自强发展,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四、 留守儿童自身意大利儿童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儿童的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发展。唯物辩证法也认为,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是根本,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留守儿童人格的健康成长过程中更需要留守儿童自身的积极努力。首先留守儿童要理解父母的选择、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不要认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了。要积极与父母联系,比如可以经常写信向父母汇报自己的种种情况,不要因为空间距离阻碍了亲子间的心灵沟通。其次用健康的心态从积极的角度正视现实。留守儿童应当认识到,父母不在身边这一现实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是培养自己独立、坚强、富有责任感的大好时机,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从而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