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力楞是什么意思
“乌力楞”是鄂伦春语,即“氏族部落”之意。指同一父系所传的子子孙孙。一个“乌力楞”由几个或几十个“斜仁柱”组成。
家族公社鄂温克语称“乌力楞”,家族长称“新玛玛楞”,意思是“公道人、正确者”。他是由“乌力楞”全体成员选举出来的享有威望、善于组织的人,还应该是个打猎的能手。
平日里由族长管理家族公社各户的生活事务,到了狩猎时,由族长安排生产。族长根据狩猎的季节特点,派技术好、经验丰富的人去打鹿、犴等大兽,技术差的人和妇女去打灰鼠。行猎时由一年老有经验的猎手当猎长。
他有权决定打猎的行止,监督行猎成员的生产和生活,而猎长更要起早贪黑地先赶到猎场,观察情况,掌握风向,根据野兽出没时间,布置好包围圈。行猎期间不准唱歌跳舞,更不准向要去的方向打枪。也不许吹牛皮、说大话。猎长分配任务时说:“你可能有运气,老天爷可能给你点东西。”
一个猎组如遇到另一家族公社的行猎组,也会团结互助,统一力量出猎,两组平分猎获物。但两个组只能在一起打两次猎就分手。
狩猎归来各猎组所得猎物归“乌力楞”所有。
由族长平均分配给公社内的每个小家庭(一个撮罗子),每家无论有没有劳动力,都能得到一份。据载平均分配猎物的习惯一直保持到1957年。那时不仅是打了大野兽,就是打了一只野鸡,也要有几户分成几份。
他们按“乌力楞”的户数,把野兽肉切成若干块,分给各户。去打灰鼠、貂、猞猁的人,把猎品在市场上卖掉后,换回来的日用品也是一个劳动力一份,孤儿、寡妇、老人各得半份,对妇女还要给一半皮子,也有给鹿尾、鹿胎的。鄂温克语“尼玛的乌楞”,即无条件抚养和“给”的意思。如果谁不愿意帮助缺劳力的人,就会被认为是没有道德的人,而遭到大家的冷待。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