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比赛分组编排方法
编排和记录公告组的主要任务是:在运动会开始前编排比赛秩序册,准备比赛用的各种表格,赛中及时公布比赛成绩,编排复、决赛的秩序,赛后统计和整理成绩记录,编印大会成绩册。
一、编排前的准备工作
1.学习竞赛规程、田径规则,了解裁判人数及水平、场地、器材等情况。
2.准备各种用具、各种比赛表格。
3.审查报名表。
根据竞赛规程,认真审查各参赛队的报名表,如发现问题应立即与有关单位联系,并及时解决。
4.做好统计工作。
统计各项目参加比赛的人数,统计运动员兼项人数。
5.编号和编排运动员姓名号码对照表。
(1)单位编号。单位次序的编排一般按大会指定顺序排列,或按报名先后顺序编排,但学校运动会可按年级和班级顺序排列。编成4位数,即第1位数代表年级,第2位数代表班级,第3、4位数代表运动员号码。如1508号,表示一年级五班08号运动员。
(2)编排运动员姓名号码对照表。
6.填写卡片。
根据报名单把参加各径赛项目的运动员姓名、号码、单位、报名成绩等分别填入“径赛成绩记录卡片”,田赛按单位将报名运动员姓名、号码、学位等填写“田赛成绩记录表”每项-份,田赛表格分为高度和远度表两种。卡片填好核对后,按项目归类,以备编排径赛分组时用。在基层学校田径运动会上,一般不用成绩记录卡片,径赛分组编排时直接使用“起、终点用表”。这样编排记录组工作明显减少了,但操作中容易发生错漏。
(一)径赛项目分组的原则
1.根据各项目参赛人数统计、跑道数、赛次、录取方法和裁判员情况等,报定径赛分组计划。
2.分组时每组人数尽量均等,同单位的运动员尽量避免排在同组里。
3.按成绩录取分组时(包括不分道跑项目),应把成绩较好的运动员相对集中编在一组。
4.按名次录取分组时,必须把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分别编排在各组内。
5.不分道的径赛项目每组人数不应超过12人,否则应将他们分成两组同时起跑。
(二)径赛项目分组的方法
1、蛇形法。
如有报名成绩,则按报名成绩排序后,采用蛇形分组方法进行。如初一男子100米,18人,有6条跑道。先按运动员成绩优劣排序,然后蛇形排列,把运动员分别编在各组内。
一组↓16→712→1318
二组258111417
三组3→49→1015→16↑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