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村的上甘村傩文化古村
上甘村位于白舍镇境内西北山区,距白舍镇35华里。东北西依三溪乡黄连山村和紫霄镇藕塘村和朱坊村,南接下甘村(历史上下甘为一个村“甘坊村)。宋乾隆二年(公元961年)由甘姓第三世祖保舜公从县城迁入始建,因位于“甘坊水”上游,故谓“上甘”。上甘村距白舍镇约17.5公里,与三溪乡仅隔一座鸡月岭,徒步10公里。村落依山而建,地势向南平坦开阔。村外有一条溪水,因其走向如“了”字,名为“了溪”。村中有《了溪甘氏族谱》,原谱大部分在文革时散佚、烧毁,1996年重修,将所剩部分合订成一本。据《了溪甘氏族谱》记载:唐朝元和(812-815)年间,甘氏第三世祖甘子如(始祖甘令安长子甘明之子,生于790年)“由竹舍村即50都中塘迁居了溪冢上南园辟荒为址,即今甘坊之仙军台下是也”。自此甘氏揭开了上甘创业的序幕,并建村立寨,繁衍生息,把一个陌生而又蛮荒的地方变成了子孙赖以生存的家园,迄今,1200年之悠久历史。 这里因坐落于了水(今为甘坊水)西侧,故唐时称名了溪;宋代后期,随着村落的扩大和人口的发展,易名为甘坊;元代,因别于下甘坊,又易名为上甘坊,简称上甘至今。自古以来这里曾是耆、都、乡(保联)、区、村等行政所在地。上甘村是世代书香,文风绵长,自宋至清,有17人高中进士;68人考举人;208名秀才,就一个自然村来说乃南丰乡村之最。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大中院校毕业生达200余人,并有数名博士后和不少硕士研究生。自改革开放以来,上甘人精心经营着这方厚土,年年获得了粮食、蜜桔和白莲等经济作物的丰收。土地熟了农民富了,新房多了,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南丰蜜桔 南丰蜜桔是江西省南丰县的传统地方特色产品,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因其果品色泽金黄、皮薄、少核、肉嫩无渣、甜酸爽口、清香独特,享誉海内外。自唐朝开始就被历代列为皇室“贡品”,享有“桔中之王”的美称。白莲南丰县上甘村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达273天,年平均气温18.1℃,年平均降雨量1734mm,年平均日照1828.5小时。耕地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气候条件,造就了白莲的形成和发展。水稻早年村中有三座甘氏祠堂,都已倒塌。从周边众多的庙宇看来,甘坊是一个较有宗教气氛的村落,村民大多信仰傩神、佛教,也有七八家信仰天主教。村南口有一座颇具规模的崇福古寺,供奉如来等佛教神祇。除傩神庙村外还有其他小庙如福主殿、关帝殿、财神殿,以及社公社母、霜降老爷、落雪老爷等小型祭坛。在村东约3里处有一座甘真人祠,塑像不存,传说甘坊始祖曾在此炼丹得道,羽化登仙,族谱中亦有此人事迹。甘坊傩仪式中杂糅大量道教因素,或许与此传统有关。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