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的诞生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有什么挑战
欧元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调能力的挑战
从历史上看IMF在协调其成员国缓解1973年与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危害、救援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结构性改革并促进其经济稳定增长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协调能力。但在特别提款权问题、南北货币关系问题、以及IMF的贷款条件等问题上,其协调能力却引人质疑。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欧洲货币联盟作为同样的跨主权国家的国际货币机构,尽管它也将面临许多困难,但在保证欧元稳定方面将发挥出更完善的协调能力。另一方面在货币问题上以一个声音说话的欧洲,将会代替原发达国家内部美、日、德三极上德国的位置,并将大大增强这一极的力量,从而使IMF在协调西方发达国家内部立场的问题上难度更大。
2、对国际储备体系的挑战
现有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可以概括为美元主导下的美元、日元、马克、SDRs及其他硬货币并存的体系。欧元的产生与运作,对美元在国际储备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及SDRs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无疑将带来严峻的挑战。
从经济实力来看,统一货币后的欧盟国家GDP在1996年占经合组织的38.3%,而美国只占32.5%,日本则占20.5%。所以以这种经济实力为基础的欧元,在一定时期内有望在国际储备体系中挤占美元所占的一部分份额,并可能在中长期内动摇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主导地位,从而形成未来国际储备体系中非对称三级(美、欧两极强,日本一极弱)的局面。
同欧元一样SDRs也是一种国际清偿力,但SDRs天生就有缺陷。同样作为信用货币,欧元却在天然禀赋上优于SDRs。这是因为:
①从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角度考察,虽然作为篮子货币的SDRs的价值也很稳定,但从作为信用货币其价值所必须依靠的信用源泉来讲,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的作用,显然要比IMF在国际储备货币创造上的作用大得多。
②从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角度考察,在非官方结算之中,SDRs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而欧元则不一样,它不但可作非官方结算货币,而且还可作区域内统一的流通货币,可以预见,欧元被非官方欢迎的程度将是SDRs无法比拟的。
也可以预见至今未达到在其创立之初所设想的成为世界主要清偿力目标的SDRs,在欧元的挑战之下将会更加暴露出其内在缺陷性,从而动摇其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
3、挑战目前的所谓“非体系”,为世界货币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汇率制度安排多样化、黄金非货币化以及国际政策协调艰难,是目前牙买加体系之所以被称为“非体系”的重要原因。欧元将以其汇率稳定、跨国界的协调及统一的中央银行对这一“非体系”直接提出挑战。
并且统一的欧元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用于非官方结算的跨国界信用本位货币的一种创造,它的诞生及其后的发展,将为未来统一世界货币的创造提供宝贵的经验,也将为其他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货币一体化起到示范作用。
许多学者已经预言,世界货币最终的统一将建立在几大区域性国际货币基础之上,并在广泛的国际协调上与制度框架内执行其世界货币的职能。我们认为未来IMF货币的改革进程将和区域内国际货币-体化发展进程相交织,并最终创造出一种完善的世界货币。尽管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这或许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演化的趋势。
扩展资料:欧元的特点:
1999年1月1日起欧元正式启动,并于2002年6月30日之后成为欧洲货币联盟范围内唯一合法通货的欧元,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1)跨主权国家创造的信用本位货币。其信用将来自于人们对欧洲货币联盟内高效率的协调能力、其经济实力和经济增长潜力所赋予的信心。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分离造成欧元的缺陷。一国范围内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有矛盾情形的,该矛盾对于具有第一个特点的欧元来讲显得更加突出,因为其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与分离的各国主权政府之间,并不能保证在必要时能够完全协调一致。所以分离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可能从内部动摇欧元的生命所在——币值稳定。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