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通勤时耗长的背后是何原因
超大城市通勤时耗长的背后,是居民的职住分离问题。根据恒大研究院预计,到2030年,1.7亿新增城镇人口的80%将分布到19个城市群,人口向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集聚将加剧。在中规院交通部5月发布的报告中提到,受房价、就业机会、家庭、教育等因素影响,居民往往难以选择最小通勤的居住和就业地,职住分离程度加深是现实中城市职住供给失衡状况的反映。
纾解中心城区的通勤拥堵问题,“主动外溢”成趋势。以北京为例“十四五”期间,作为城市副中心,通州市将建成130万平米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成为亚洲最大的“站城一体”式交通枢纽综合体,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增效。
远距离通勤意味着对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的依赖度将增加。“十三五”期间,上海、北京、广州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位居世界前三,形成了庞大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
扩展资料
《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发布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日发布《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下称《报告》),计算了36个城市的单程平均通勤时耗、城市45分钟通勤可达人口比重、单程超过60分钟通勤人口比重。
《报告》称,随着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居民通勤问题正成为制约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居民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因素。
《报告》称,45分钟以内通勤人口比重达到90%,是城市繁荣、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此前上海、南京等地也提出45分钟通勤覆盖80%~90%作为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的衡量标准与发展目标。
但在《报告》监测的36个全国主要城市中,45分钟以内通勤人口比重均值为76%,远低于90%的目标值。
按城市规模划分,四个超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5分钟通勤人口比重均值仅为69%,其中,北京为58%,居于36个城市末位;广州、深圳分别为75%和76%,达到或接近36个城市的平均值。
数据显示4个超大城市的平均通勤距离为9.3公里,而北京的平均通勤距离则达到11.1公里。《报告》称,北京通勤时耗47分钟,是全国唯一单程平均通勤时耗超过45分钟的城市。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