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飞蛾扑火是一种什么现象行为

飞蛾扑火是一种什么现象行为

发表时间:2024-07-26 01:59:49 来源:网友投稿

2019年02月13日·光明网官方账号

飞蛾扑火自古有之。早在唐朝姚思廉撰写的《梁书》里面就记载:“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古今中外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励志大师还把它提炼成了心灵鸡汤“飞蛾扑火的精神”,并引申出舍生取义之类的精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饱含着满满的正能量。很多人认为飞蛾之所以喜欢扑火是因为昆虫喜欢追逐光明,解释这种现象为昆虫的趋光性。事实上科学家认为飞蛾并不是被火焰的光芒所吸引,恰恰相反,而是被光源弄得失去了方向感。

在亿万年前没有人造火光,飞蛾和其他昆虫一样,夜间活动时完全靠天然的光源日光、月光或星光来判断飞行方向。它们为了保证航向不变都要寻找一个远方的亮点作参照,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由于月亮、星星距离地球都很远,光线射到地球可以看做是平行的,飞蛾在逃避蝙蝠追逐,或者绕过障碍物转弯以后,它只要转动身体,月光仍是从原来的方向射过来,并且光线会以一个固定的角度射到它的眼中。这是一种“天文导航”,飞蛾也依靠这种方法找到方向。

但自从人类学会了使用火,这些人造光源因为很近,并且各条光线并不平行。飞蛾却按照它的古老习性使自己同光源保持着固定的角度飞行,所以飞出来的轨迹就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不断调整角度,形成一条不断折向灯光光源的螺旋形飞行线路,这条路线在数学中叫做阿基米德螺线。飞蛾错把火光当月光,所以它也用这个假“月光”来辨别方向,结果离火越来越近,最后投火身亡。这也就形成了飞蛾被光源“吸引”的假象。

飞蛾作为夜行动物,它扑向光源的行为既不是自取灭亡的愚蠢,也不是文学上所称赞的勇于追求,而是飞蛾错把光源当成了某种对它的生存至关重要的东西而已。

现如今人们利用“飞蛾扑火”这一特点诱杀螟蛾的行为,就是利用螟蛾的错觉,打乱它的导航系统,从而达到捕杀农作物害虫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