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中国传统文化衣食住行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衣食住行有哪些

发表时间:2024-07-26 02:31:52 来源:网友投稿

衣着方面:从远古时代的兽皮、树叶——夏商周的麻布、蚕丝——秦汉的丝绸——隋唐的艳丽服饰——两宋的简洁质朴风格——明清的棉质服装——民国特色中山服和旗袍——现代的各种风格(随你喜欢)

食的方面: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无论在哪一个年代都会有吃货的存在。更有甚者搜罗着各个地方美食。(你会是那样的吃货吗?)

中国菜肴素有四大风味和八大菜系之说。四大风味:鲁、川、粤、淮扬;八大菜系:鲁菜、川菜、湘菜、苏菜、浙菜、粤菜、闽菜(你们都喜欢些什么口味呢?)

住的方面:穴居之习,古已有之。“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可能是古人最早创作的建筑形式。

“吊脚楼”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杆”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中国汉族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是北方传统民居。

行的方面:“轿子”是老北京传统交通工具之一,一种靠人或畜扛、载而行,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曾在东西方各国广泛流行。就其结构而言,轿子是安装在两根杠上可移动的床、坐椅、坐兜或睡椅,有篷或无篷。大禹“乘四载”,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史记·夏本纪》)。他使用了各种交通工具,轿子就是其中之一。

“黄包车”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黄包车前身叫东洋车,又称人力车,约1870年创制。同治12年(1873年),法国人米拉看到黄包车便利,拟从日本购进,并向法租界公董局呈报一份计划,要求“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并申请十年专利经营。后经法租界公董局与公共租界工部局协商,同意由两局发放人力车执照,并批准路程价格。次年1月,黄包车从日本输入上海。因从日本输入,故当时沪人又称之为东洋车。

独轮车俗称“鸡公车”、“二把手”“土车子”。独轮车以只有一个车轮为标志。由于重心法则,极易倾覆,奇怪的是,中国古代人用它载重、载人,长途跋涉而平稳轻巧。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