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毛主席动人的生活小故事

毛主席动人的生活小故事

发表时间:2024-07-26 02:58:28 来源:网友投稿

1920年12月1日,毛泽东在给蔡和森等的信⑴第四部分求学问题中写到:“极端赞成诸君共同研究及分门研究之两法。诸君感于散处不便,谋合居一处,一面工作,一面有集会机缘,时常可以开共同的研究会,极善。长沙方面会友本在一处,诸君办法此间必要彷行。至分门研究之法,以主义为纲,以书报为目,分别阅读,互相交换,办法最好没有.子升举力学之必要,谓我们常识尚来充足,我们同志中尚无专门研究学术者,中国现在尚无可数的学者,诚哉不错!思想进步是生活及事业进步之基。使思想进步的唯一方法,是研究学术。弟为荒学甚为不安,以后必要照诸君的办法,奋发求学。”

1929年11月28日,毛泽东在给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宣传部部长的李立三的信⑵中写到:“我知识饥荒到十分,请你时常寄书报给我,能抽暇写信指导尤幸。”

同一天毛泽东在致中共中央的信⑶中写到:“四军党内的团结,在中央正确领导之下,完全不成问题。陈毅同志已到,中央的意思已完全达到。惟党员理论常识太低,须赶紧进行教育。除请中央将党内出版物(布报,《红旗》,《列宁主义概论》,《俄国革命运动史》等,我们一点都未得到)寄来外,另请购书一批(价约百元,书名另寄来),请垫付,寄付地点‘’。我们望得书报如饥似渴,请勿以事小弃置。”

1939年1月17日,毛泽东在致当时任陕北公学教授的中国问题教研室主任的何干之的信⑷中写到:“你的两本新书如出版时,盼各付我一本。”

从上述毛泽东“奋发求学”、“知识饥荒到十分”、“望得书报如饥似渴,请勿以事小弃置”、“盼各付我一本”的通信用词中,可见毛泽东求书求学的迫切心境。其中1929年11月28日给中共中央的信,提出“惟党员理论常识太低,须赶急进行教育”,并要求中央寄给党内出版物和代购一批理论书籍。在当时戎马倥偬的艰苦的战争环境中,这样急迫地提出提高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问题,是很有见地的。

故事之二,“搜书”的故事

1943年,毛泽东给时任他的秘书胡乔木的信⑸中写到:“请你就延安能找到的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史,不论是翻译的,写作的,搜集若干种给我。听说有个什么苏联作家写了一本猴子变人的小说,我曾看过的一本赖也夫的社会学,张伯简也翻过(或是他写的)一本《社会进化简史》,诸如此类,均请收集。”

故事之三,“抄书”的故事

1944年4月29日,毛泽东在致李鼎铭的信⑹中写到:“《永昌演义》前数年为多人所借阅;近日鄙人阅读一过,获益良多。并抄存一部以为将来之用。……此书赞美李自成个人品德,但贬抑其整个运动。实则吾国自秦以来二千余年推动社会向前进步者主要的是农民战争,大顺帝李自成将军所领导的伟大的农民战争,就是两千年来几十次这类战争中的极著名的一次。这个运动起自陕北,实为陕人的光荣,尤为先生及作者健候先生们的光荣。此书如能按上述新历史观点加以改造,极有教育人民的作用,未知能获作者同意否?”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9386303.html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