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代表数字
1.古文中数字的含义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数字与实际含义不一样。它们有乘法关系,有除法关系,也有加法关系和约数。下面这些是什么关系呢?它的实际数字又是什么呢?
1.年华二九正青春
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3.脱逃者未及百一
4.老身今年六十有六
5.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答:1.二九---即是十八的意思,十八岁正当青春年少
2.三五---即十五,农历十五月亮最圆,是为明月.
3.百一---百一即百分之一,逃脱的人还不到百分之一
4.六十有六---六十六岁了,老身指老年妇女.
5.十二---是虚指,是很多的意思,就象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一样,并不是就能变七十二样,是很多的意思,也是虚指.
2.在文言文中什么叫确数文言文中数字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零数表示法例1为字共三十有四。(《核舟记》)例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整数与零数之间加上“有”(读yòu,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又”字)字,连接整数与零数。二、分数表示法与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有用“几分之几”表示分数。
如:“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但并不局限于此种形式,也有与现代汉语中表示分数不同的。
例3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此处“十九”即“十分之九”,省去“分”与“之”,翻译时应补上。
例4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十一”是“十分之一”的意思。
三、虚数表示法虚数是指不实在的数字,一般用来突出数量的“少”或“多”,与实际数目关系不大,有的甚至全无关系。例5用数词“一”表示“少”:若九牛亡一毛。
(《报任少卿书》)“一”,极言其少。例6用“三、九、十二、百、千、万”及其倍数作虚数,一般表示“多”。
①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②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③策勋十二卷,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但并非上述数词都表虚数,要根据上下文内容辨其虚、实。如“船头坐三人”。
(《核舟记》)此处“三”即为实数。四、概数表示法概数表示与实际数目接近的数目。
文言文中表示约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例7用“十”“百”“千”“万”等整数表示约数。
①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石钟山记》)②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百人”不是具体数;《诗经》实际上有三百零五篇,这里说“三百”篇,是取其概数。例8用两个邻近的数字表示。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游褒禅山记》)例9在基数词前加“且、将、约、几、盖、可、无虑”等表示。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例10在基数词后加“所”“许”“余”等表示。
①一车炭,千余斤。(《卖炭翁》)②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十人所。
(《西门豹治邺》)五、序数表示法例11在基数前加“第”。这种情况较少见。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活板》)例12不用“第”而直接用数字表示。
这种情况较常见。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3.用古文子写数字怎么写如下图:
不管是阿拉伯数字(1、2、3……),还是汉字小写数码(一、二、三……),由于笔画简单,容易被涂改伪篡。所以一般文书和商业财务票据上的数字都要采用汉字数码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兆”本身笔画已经比较复杂,使用机会也少,没有必要再用别的字代替)。
如“3564元”写作“叁仟伍佰陆拾肆圆”。这些汉字的产生是很早的,用作大写数字,属于假借。数字的这种繁化写法,早在唐代就已经全面地使用了,后来逐步地规范化成一套“大写数码”。
扩展资料:
古文字数词用法:
一、数词后面带量词,和现代汉语一样,不必翻译。
如:二壶酒;三年释其政。
二、有些加上适当的量词就行了。
如:女子十七不嫁。(十七岁)
一犬。(一条)
百二十城(一百二十座)
三、有些词语虽含有数词,但已成为一个整体概念,翻译时就是一个名词了。
如:乃号令三军。(三军:军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七庙:宗庙)
然后以六合为家。(六合:天下)
四、表约数,与现代汉语一样。
如:择其一二扣之。(一两块石头)
如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五、“一”字翻译。
数词:一夫作难。(一个)
意动用法: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成一样)
名词:相与为一。(一体)
动词:孰能一之。(统一)
六、两数相乘。
如: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
二八芳龄。(十六岁)
七、数字连用,表示分数
如: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
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十分之九)
脱逃者未及百一。(百分之一)
八、前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431366430后数字相加是十的,多数表示“几成”。
如:三糠七粞而犹不足。(三成米糠七成碎米)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