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关于溶洞的古诗句

关于溶洞的古诗句

发表时间:2024-07-26 03:10:38 来源:网友投稿

1.描写“溶洞”的诗句有哪些1.《菩萨蛮·青岩碧洞经朝雨》

五代:孙光宪

青岩碧洞经朝雨,隔花相唤南溪去。一只木兰船波平远浸天。

扣舷惊翡翠嫩玉抬香臂。红日欲沉西烟中遥解觽。

2.《武夷山》

唐代:李商隐

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几时回。

武夷洞里生毛竹,老尽曾孙更不来。

3.《桃花溪》

唐代: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4.《箕山》

唐代:汪遵

薄世临流洗耳尘,便归云洞任天真。

一瓢风入犹嫌闹,何况人间万种人。

5.《罗浮山父与葛篇》

唐代:李贺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箱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6.《咏利城山居》

魏晋:支遁

五岳盘神基四渎涌荡津。

动求目方智默守标静仁。

苟不宴出处托好有常因。

寻元存终古洞往想逸民。

玉洁箕岩下金声濑沂滨。

卷华藏纷雾振褐拂埃尘。

迹从尺蠖曲道与腾龙伸。

峻无单豹伐分非首阳真。

长啸归林岭潇洒任陶钧。

7.《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六》

唐代:陈子昂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沈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

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8.《寄恼韩同年二首(时韩住萧洞)》

唐代:李商隐

帘外辛夷定已开,开时莫放艳阳回。

年华若到经风雨,便是胡僧话劫灰。

龙山晴雪凤楼霞,洞里迷人有几家。

我为伤春心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

9.《水调歌头(和吴允成游灵洞韵)》

宋代:陈亮

人爱新来景龙认旧时湫。不论三伏小住便觉凛生秋。我自醉眠其上,任是水流其下,湍激若为收。世事如斯去不去为谁留。

本无心随所寓,触虚舟。东山始末且向灵洞与沈浮。料得神仙窟穴,争似提封万里,大小几琉球。但有君才具何用问时流。

10.《水调歌头(临桂水月洞)》

宋代:曾宏正

风月无尽藏泉石有膏肓。古今桂岭奇胜,骚客费平章。不假鬼谋神运,自是地藏天作,圆魂钟相望。举首吸空翠赤脚踏沧浪。

惊龙卧攀栖鹘,翳鸾凰。秋爽一天凉露,桂子更飘香。坐我水精宫阙,呼彼神仙伴侣,大杓挹琼浆。主醉客起舞今夕是何乡。

2.描写“溶洞”古诗句有哪些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3.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5.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6.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7.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8.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9.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10.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1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2.於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1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15.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16.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17.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18.

3.描写“溶洞”古诗句有哪些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於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4.描写溶洞的句子1、垂挂在洞顶的一块岩石,好像一匹昂首狂嘶的骏马。

2、在水洞里航行,曲折荡漾,水石莫分,奇幻异常,犹如遨游东海龙宫一般。

3、走近水帘洞,啊,好美啊!虽然水源稀少,但好像是白色玉带随风拂,散成千条万缕的珠链。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绮丽,晶莹夺目,真是“赤壁千寻晴凝雨,明珠万颗垂画帘”。

4、洞中的景色真可谓是别有洞天:“山鹰戏熊”、“金鸡独立”等钟乳石个个奇形怪状,但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5、在小城远郊的半山腰有个仙古洞,洞口有块大石头像火炬,上尖下窄,当中圆,火焰的尖端,好像被风吹歪了。

5.形容洞穴诗词1、山洞无论隔山水(唐·王维·《桃源行》)2、山洞昂头角(宋·释慧开·《偈颂八十七首》)3、师从庐山洞(唐·白居易·《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4、心驰茅山洞(唐·孟浩然·《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5、山洞多乳窟(唐·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6、心驰茅山洞(唐·孟浩然·《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①》)7、何山洞府深(唐·朱庆馀·《望早日》)8、勿俾台山洞天侣(宋·苏籀·《拟古》)9、杳杳三山洞里官(唐·包佶·《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10、山洞别开春(唐·刘得仁·《题王处士山居》)11、山洞得天名(宋·赵汝驭·《句》)12、管家在、三山洞天(元·元好问·《太常引为东原范尊师寿。

范新得曹夫人,所》)13、名山洞府三十六(宋·胡仲弓·《题金粟洞》)14、名山洞府遍寻思(宋·释文珦·《题履道兄古松图》)15、名山洞府到金庭(唐·皎然·《奉同颜使君真卿清风楼赋得洞庭歌送吴炼师归》)16、灵官跨龙山洞来(宋·朱翌·《洞霄宫》)17、我闻名山洞府三十六(明·高启·《赠金华隐者》)18、山洞?烁哄蠡(明·谢少南·《府江杂诗六首》)19、东挹匡山洞(明·傅汝舟·《陈子两湖草堂》)。

6.描写溶洞的句子1、垂挂在洞顶的一块岩石,好像一匹昂首狂嘶的骏马。

2、在水洞里航行,曲折荡漾,水石莫分,奇幻异常,犹如遨游东海龙宫一般。3、走近水帘洞,啊,好美啊!虽然水源稀少,但好像是白色玉带随风拂,散成千条万缕的珠链。

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绮丽,晶莹夺目,真是“赤壁千寻晴凝雨,明珠万颗垂画帘”。4、洞中的景色真可谓是别有洞天:“山鹰戏熊”、“金鸡独立”等钟乳石个个奇形怪状,但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5、在小城远郊的半山腰有个仙古洞,洞口有块大石头像火炬,上尖下窄,当中圆,火焰的尖端,好像被风吹歪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