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赞美苏东坡的诗句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东坡父子三)
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对苏诗艺术风格的浪漫豪放评价道:“李白以后,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世概》
宋神宗皇帝精辟地说:“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
宋孝宗皇帝称苏轼:“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
诗人陈毅元帅吟道:“吾读长短句,最爱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委员长高度评价三苏父子:“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门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文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曲洧旧闻》)。祭文一出传遍大江南,世间“人无贤愚皆诵之”。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