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那契数列公式
斐波那契数列公式:F(n)=F(n-1)+F(n-2)。
斐波纳契数列概况:
斐波纳契数列(Fibonacci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这个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斐波那契数列的发明者,是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Fibonacci,生于公元1170年,卒于1240年,籍贯大概是比萨)。
他被人称作“比萨的列昂纳多”。1202年,他撰写了《珠算原理》(LiberAbacci)一书。他是第一个研究了印度和阿拉伯数学理论的欧洲人。他的父亲被比萨的一家商业团体聘任为外交领事,派驻地点相当于今日的阿尔及利亚地区,列昂纳多所以得以在一个阿拉伯老师的指导下研究数学。
他还曾在埃及、叙利亚、希腊、西西里和普罗旺斯研究数学。斐波那契数列的理论是初等数学中困难而有趣的问题,它与“高深数学”的历史、问题和方法有紧密的联系。从有名的兔子问题开始几乎经历了八百年久远的岁月。迄今为止斐波那契数列仍然是初等数学中最吸引人的一章。
和斐波那契数列有关的问题在许多数学普及读物中都会出现,在学校的数学小组中常作为教材,在数学奥林匹克中也常被提及。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斐波那契数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比如松果、凤梨、树叶的排列、某些花朵的花瓣数,蜂巢,蜻蜓翅膀,超越数e,黄金矩形、黄金分割、等角螺线,十二平均律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