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学校招生方法有哪些
1、收集生源情报。不论是直属招生还是代理招生,搜集生源情报特重要。一旦有了目标,可派专人去“公关”。
2、抓“优生”。大部分民办学校自信心不足,认为自己就是招“二流、三流和末流”学生的命。殊不知“网住”一个“优生”,可以吸引大批学生关注该校。若全部是“二流子”学生,家长会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断不可把孩子送来。
3、跑“关系”。“天晴改水路,无事早为人。”要精于“人情世故”。民校要和目标学校提前建立“伙伴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双赢共进、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一到招生季节,更应加强沟通,做足感情等方方面面的投资。
4、招生方式多样化。“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要根据生源学校、地区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或某几种方式。例如可以电话招生、网上招生、上门招生、邮寄宣传品、做电视广告或通过QQ群发信息等多种方式,只要招到一个学生,就有了吸引多个学生的可能。
5、混水摸鱼。每到招生季节,各个民校的招生办事机构遍布各地,可在集中聚集区设“挂靠”机构,和聚集区方方面面的人员搞好关系,让他们代您宣传或把您的电话号码告知前来咨询的学生和家长,可弥补宣传方面的不足。
私立学校招生应遵循的法则:
1、只有留得住,才能确保招得来
控流(保生)也是招生,而且是更重要的招生。保住一名学生,功效远远大于新招一名学生。留不住学生意味着招不到学生,即使侥幸招到了学生,最终也是会流失。因为学生的非正常流失,意味着某一市场的“污染”,有时甚至导致某一市场的彻底丧失。
2、只有出口畅,才能带来进口旺
民办学校无论理念多么先进、硬件多么超前、校园多么迷人、广告多么耀眼,但教学质量对招生是有最后拍板权的。民办中小学教学质量体现在中考、高考(含洋高考)成绩上,即保证毕业班学生有个好学上,就是最有说服力和最具煽动性的招生宣传。
3、只有好口碑,才能赢得招生大丰收
在当今广告泛滥的时代里,消费者对各类宣传都具有极强的免疫能力。而口碑传播则以其可信度高的特征受到追捧。老生介绍新生、家长介绍新生的口碑营销方式就成为了民办学校历久弥新的招生招数。民办学校良好的口碑来源于良好的家校关系与舒适的服务体验,以及教职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能力。
4、只有严把关,才能打好招生持久战
招生是“持久战”,不是一个暑期、一个学年就能“定胜负、决生死”的。学校要立足现实,更要着眼未来。如果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不加选择地滥招学生,长此以往,可能导致招不来学生。相反如果谋划长远,适当设置招生“门槛”,对所有学生都进行面试、笔试等,招生程序越规范、要求越严格,学生越难进,往往能招到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学校更容易走上“不招而招”的良性发展轨道。
5、招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现在时,没有过去时,没有将来时
招生不是民办学校阶段性工作,而是常规性工作。民办学校招生工作永远“在路上”,虽说不同的招生阶段,要运用不同的招生策略。但“时时都要招生、处处都在招生”是民办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的观念。学校的人员要为招生服务、学校的经费要向招生倾斜,学校的运作要为招生让路。
6、事事关乎招生,做好本职工作
招生并不复杂,事事关乎招生。学校所有教职工要树立学校“一盘棋”的思想,以主人翁的姿态,尽心尽力、保质保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为招生而招生,而应该将招生贯穿到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之中。这样学校的招生工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7、人人关乎招生,当好形象大使
招生并不简单,人人关乎招生。学校每位教职工都是学校的形象大使,都是学校的义务招生宣传员,都要肩负招生的责任,平时要绷紧“招生”这根弦,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补位、相互配合,要将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纳入到招生工作的高度来认识。
8、用情感化学生,用理征服家长
学生、家长都是民办学校的服务对象,来访要做好“双接侍”,服务要做到“双满意”。要明白“说服家长重要,说服学生也重要”的道理,相互提醒,精诚团结,相互支持,协作“攻关”,对学生要注重以情动人,对家长要注重以理服人。
9、明确家长显形需求,发掘家长隐形需求
对市场需求的把握是民办学校招生策划的方向和前提。“销售不是一个人说话,而是两个人对话”,教师要弄清家长的具体需求,如住宿、接送、饮食、成绩、习惯、安全等,这样对话才有共同语言。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家长的潜在需求,设法满足这种隐形需求,并有意识地引导、培育家长需求,这样才能在服务市场的过程中主动把握、控制市场。
10、外部营销和内部营销,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教师作为学校的内部顾客,是联系学校与外部顾客——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教师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直接影响学校为外部顾客所提供的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所以内部营销是提高教育服务质量的前提,是学校向外部顾客兑现服务承诺的基础。没有满意的教师,就不可能有满意的学生、家长;没有满意的学生、家长,就不可能有满意的民办学校投资者。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