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北京打工子弟学校被关事件的建议

北京打工子弟学校被关事件的建议

发表时间:2024-07-26 05:17:10 来源:网友投稿

打工子弟学校的出现是中国社会急剧变迁过程中,现行教育体制无法适应社会转型及变迁的必然结果,这类学校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解决了低收入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既是对现行教育体制的“补充”,也是一种“自救”。打工子弟学校的出现是公共管理体制上城乡、城际分割的产物。打工子弟学校举办者自筹经费举办简易学校,满足了新移民子女的迫切就学需要。流入地政府没有向这些学校进行财政扶持,任其自生自灭。仅从打工子弟学校十几年来帮助政府解决了数以十万计的流动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作用来看,这些办学者的努力和付出应当得到政府的肯定和认同。对于打工子弟学校,北京市的工作思路是“扶持一批,审批一批,淘汰一批”。2006年7月中旬,北京市政府办公厅曾下发通知,要求对未经批准流动人员自办学校“分流一批,规范一批,取缔一批”。按照这一思路,北京市2006年就曾对流动人员自办的学校,也就是俗称的打工子弟学校,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治理,一批未经批准的、窝棚式的学校被取缔。2011年8月,北京又对打工子弟学校开始了新一轮的治理,又有一批学校将被关停。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的解决方案是:一是要取消公立校的赞助,取消这部分为学校创收而设立的门槛,利用闲置的教育资源,解决流动儿童在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挤破门槛的矛盾,从而使条件恶劣的打工子弟学校自生自灭;二是出台规范打工子弟学校的政策,对办学标准、教师资格、教学活动给予规划指导,达标的合法化,不达标的取缔。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